2018年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范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54136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范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范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范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范例.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范例大多数同学认为本课功课比较复杂,学起来比较吃力,还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就不会解题,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学计划拿来先总结一下! 1?教材分析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是应用第2章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认识物质的性质,探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新教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处理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它把元素化合物知识放在“从自然界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生活”这样一个丰富的大背景下,以核心元素的特性为线索,拓宽了认识“元素与物质”的视野,引导学生建构更加富有应用迁移价值的认

2、知框架。 本节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材中的开篇,以碳元素的多样性为线索,通过碳单质的多样性、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碳转化的多样性、碳及其化合物应用的多样性承载相关的碳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核心概念是同素异形体。 本节教材内容框架为: 2?学情分析 2.1?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 他们正处于生理的高速发展期,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正经历着从习惯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向更加关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的转轨期,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借助直观的图片、动画、演示实验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推断,使他们的认识过程从直观的体验和想象上升到理性的思维阶段。 2.2学生的学习方式 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学生善于

3、质疑、主动思考、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习惯处于积极形成阶段,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处于萌芽状态。 2.3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接触了金刚石、石墨、C60、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元素的物质,并对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此外,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在第1章接触过。 3?教学目标 3.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各种碳单质的介绍,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与有机含碳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重要性质

4、,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3.2?过程与方法 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探究,体会实验、观察、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能够解释与含碳物质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C60和碳纳米管知识体会化学之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体验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作

5、用,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的同时,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STS教育。 4?教学重点和难点 4.1?知识与技能上的重难点: 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4.2?过程与方法上的重难点: 应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以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5?教学方法 展示模型、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6?设计思想 由于在不同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中,对碳及其化合物的处理程度不同,有的已经包含各种碳单质,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相关内容的已有认识,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原有认识的不足,增加和深化必要的知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运用

6、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或者解释现象,如模拟溶洞的形成,交流研讨生活中的含碳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要落实化学方程式,并让学生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进而复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内容为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第二课时内容为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7?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在初中我们接触过碳,知道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指导阅读】?阅读P62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展示C60、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 【设问】?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刚才的阅读,你已获

7、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该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已经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1.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介绍碳原子的排列情况);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3.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C60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4.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因为由同种元素组成。) 5.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介

8、绍史实:1797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做了一个非常昂贵的实验。他将金刚石放在密闭的、充满氧气的箱子里进行燃烧(箱子是纯金制的),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箱子里的气体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 :为了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钱南测出生成气体的成分是CO2后,还需测定其他数据吗? 6.了解C60、碳纳米管的相关知识。建议课前布置任务,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老师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 【过渡】?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2、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有着重要用途的两种含碳无机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

9、。 【方法导引】?你已经知道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类似物质性质的方法来预测和设计实验方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活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 : 1.分组(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建议提前完成分组) 2.提出假设 3.探讨实验方案 4.实验并做好记录 5.找两个小组汇报活动成果,教师做好表现性评价。 【归纳点评】根据汇报成果由学生归纳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教师点评并板书。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NaOH=Na2CO3+H2O 2NaHCO3?Na2CO3+H2O+CO2 :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问题讨论】 1.如何鉴别一种固体物质是Na2CO3还是NaHCO3? 2.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之间如何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