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干扰与电子战电子干扰与电子战主要内容第一节电子对抗技术概述第二节雷达对抗第三节无线电通信对抗第四节光电对抗第五节导航对抗第五章第五章电子对抗电子对抗我国远望号第一节电子对抗概述一、电子对抗的定义和内容二、发展简史三、电子对抗技术及其分类四、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五、电子战的作战地位一、电子对抗定义、内容和含义(一)电子对抗的定义 电子对抗电子对抗是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或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是现代化战争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电子对抗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二)电子对抗的内容电子对抗的内容分为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通常把电子对抗
2、侦察、电子干扰及反辐射摧毁等电子对抗行动称之为电子进攻,而把反侦察、反干扰、反摧毁等行动称之为电子防御。(三)、电子战(电子战(EW)的含义的含义现代电子战的含义的含义:电子攻击(EA)以削弱、抵消或者摧毁敌方战斗力为目的,使用电磁能或者定向能攻击敌方人员或者装备。电子防护(EP)使用电子战保护人员或者装备,或者消弱敌方电子战的效力的各种行动。电子战支援(ES)搜索、截获、识别、定位有意或者无意的辐射,为指挥员服务。现代电子战的特点:1)强调电子战的攻击性,因此包含了定向能武器;2)电子攻击的目的不仅是降低敌方电子装备的性能,而且是消弱、抵消或者摧毁敌方的战斗力。攻击的目标包括设备和操作人员。
3、3)电子防护包括对敌我双方的装备和人员的影响。(三)、电子战(、电子战(EW)的含义(续)的含义(续)电子战内涵的变化:v通信对抗:第一次世界大战v预警雷达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v制导雷达对抗:越南战争v反辐射攻击:中东战争v综合电子战:海湾战争v信息战:未来(三)、电子战(、电子战(EW)的含义(续)的含义(续)(四)、电子对抗装备(四)、电子对抗装备电子对抗装备是各种电磁斗争设备、器材的总称。电子对抗装备是各种电磁斗争设备、器材的总称。电子对抗装备分类:电子对抗装备分类:按作战方式可分为电子侦察装备、电子干扰装备、按作战方式可分为电子侦察装备、电子干扰装备、电子防御装备和电子摧毁装备;电子防
4、御装备和电子摧毁装备;按使用的装载平台可分为地面、机载、舰载、弹上按使用的装载平台可分为地面、机载、舰载、弹上和星载等电子对抗装备;和星载等电子对抗装备;按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和投掷式电子对按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和投掷式电子对抗装备;抗装备;按技术手段可为雷达对抗装备、通信对抗装备和光按技术手段可为雷达对抗装备、通信对抗装备和光电对抗装备等。电对抗装备等。早在1837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19世纪末,科学家们在研究无线电通信时,发现随着发射机数量的增多,出现了相互干扰的现象,当时科学家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现象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但这却为电子战的产生奠定了科学基础。首次
5、有意识地运用无线电干扰并不是出于军事目的,而是商业利益。1901年9月,美国举行国际游艇比赛,谁首先报道比赛结果谁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美国无线电电报公司利用两部大功率发射机干扰阻塞其它两家公司的无线电接收机,并用另一部发射机通报比赛情况,从而取得了竞争胜利。二、发展简史1904年,日本与俄国围绕争夺中国重要港口旅顺发年,日本与俄国围绕争夺中国重要港口旅顺发生大规模海战。生大规模海战。3月月8日,日本海军派了一艘小型侦日,日本海军派了一艘小型侦察船,潜入靠岸的有利位置上,通过无线电通信指察船,潜入靠岸的有利位置上,通过无线电通信指挥日舰炮击,但刚一奏效,他们的电台就出现了很挥日舰炮击,但刚
6、一奏效,他们的电台就出现了很大的杂音,无法进行正常联络,只好撤退。大的杂音,无法进行正常联络,只好撤退。原来这是一名俄国报务员盲目地按下了火花式原来这是一名俄国报务员盲目地按下了火花式发报机的按键,对日本的无线电通信形成了电磁干发报机的按键,对日本的无线电通信形成了电磁干扰,或许这位报务员只是有些朦胧的扰,或许这位报务员只是有些朦胧的干扰干扰意识,意识,但他这一动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战斗本身,跨但他这一动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战斗本身,跨越了时空,从此,打开了战争史上电子战之门,越了时空,从此,打开了战争史上电子战之门,开开创了电子干扰的创了电子干扰的元年元年。2、电子对抗的发展、电子对抗的
7、发展电子战产生于世纪初,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它一直是被作为战斗保障措施来运用的。直到年代以后,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作战手段和作战形式。以至最终冲出原有的战术战役范畴而上升到战略层次,成为战争的先导并贯穿战争的全过程。自从无线电通信在战争中使用之后,电子战便应运而生。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电子战仅限于“战斗范围的零散的”无线电通信对抗,其主要形式有电子干扰、电子侦听、电子诱骗等。尽管当时电子设备及其使用范围很有限,但效果已十分明显。从年代开始,随着航空兵、雷达的出现和大量使用,电子对抗在原有通信对抗的基础上,又产生雷达对抗,使电子对抗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其范围也由战斗扩大到战役,电子对
8、抗开始成为战斗和战役保障的重要内容,其对抗手段进一步增多。在二战中,电子对抗大显身手,对作战的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代中期,随着通信、导航、雷达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电子战在无线电通信和雷达对抗方面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出现了专门遂行电子战任务的部队和装备,使反制导、反雷达、反预警等新的对抗内容,在电子战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对抗手段更加丰富。进入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激光、计算机、精确制导及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战争的现代化水平空前提高,为电子战的实施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电子战已渗透到战争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成为现代战争中一种基本的作战模式。到今天电子战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史,留下了一串
9、串耀眼夺目的光辉。它从一开始的战争辅助手段,一跃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角,引起世界各国军事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的电子化程度必然越来越高,电子战的技术装备越来越走向尖端。21世纪的电子战将更加激烈21世纪电子战场所利用的频谱将向全频谱扩展。21世纪的电子战将重点发展网络对抗、计算机病毒武器21世纪的电子战装备将向系统化、系列化、软硬武器一体化,告警、侦查、干扰一体化,标准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因此,21世纪的电子战必将异常激烈,异常复杂。谁能够赢得制电磁权,谁就将在未来战争稳操胜券,这已为各国军事家们所公认。电子子对抗抗的重要性的重要性取得军事优势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典型战例1:二
10、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地登陆,盟军完全掌握了德军德40多不雷达的参数何配置,通过干扰何轰炸,使德军雷达完全瘫痪。盟军参战的2127艘舰船,只损失了6艘。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凭借高技术优势,在战争的整个过程中使用了各种电子对抗手段,使伊军的雷达无法工作、通信中断、指挥失灵。双方人员损失为百人比数十万人。电子对抗的重要性电子对抗的重要性是武器系统和军事目标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自卫武器 如导弹拦截,不使用电子对抗手段时,防空导弹的杀伤概率为5090,使用电子对抗手段时,防空导弹的杀伤概率下降为1以下。目前,电子对抗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信息对抗目前,电子对抗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信息对抗形式,电子战在战争或冲突中
11、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形式,电子战在战争或冲突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包括: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光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包括: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光电对抗、导航对抗等几个方面。电对抗、导航对抗等几个方面。几个著名的电子战经典战例:几个著名的电子战经典战例:1982年年6月月9日,叙以贝卡谷地之战,以军一方面用日,叙以贝卡谷地之战,以军一方面用RC-707电子战飞机施放强烈电子干扰,同时用电子战飞机施放强烈电子干扰,同时用E-2鹰眼鹰眼空中预警机掩护导航,用空中预警机掩护导航,用标准标准和和狼狼式反辐射导弹将叙式反辐射导弹将叙军苦心经营军苦心经营10年的年的19个导弹基地全部摧毁。
12、个导弹基地全部摧毁。1986年年4月美军空袭利比亚。月美军空袭利比亚。软杀伤软杀伤与与硬摧硬摧毁毁手段紧密结合,双管齐下,仅仅手段紧密结合,双管齐下,仅仅12分钟就完成了代号分钟就完成了代号为为黄金峡谷黄金峡谷的军事行动,被称为的军事行动,被称为外科手术式外科手术式的攻击战,的攻击战,使利比亚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使利比亚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90年代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是本世纪末的两年代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是本世纪末的两场场电子大风暴电子大风暴,代表了当今电子战的最高水平。随着计,代表了当今电子战的最高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网络战走上了战争的舞台。算机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
13、网络战走上了战争的舞台。网络战的出现,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形态网络战的出现,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形态都将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都将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三、电子对抗技术及其分类(一)电子对抗技术的定义敌对双方进行电子斗争所使用的电子技术设备、器材,以及使用这些设备器材的方法和手段,统称为电子对抗技术。(二)电子对抗技术分类按作战方式可分为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电子防御备和电子摧毁;按作战应用可分为按作战应用可分为电子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电子干扰电子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技术和电子摧毁与反摧毁技术。与反干扰技术和电子摧毁与反摧毁技术。按技术手段可为雷达对抗、通信
14、对抗、导航对抗和光电对抗等。所谓电子干扰,就是利用电子手段干涉和扰乱敌方通信、指挥、预警、雷达等电子设备的行动。其目的是使敌方的电子通信、侦察设备和信息战武器性能降低或无法正常,进而不能及时获得充足的信息,导致信息迷盲。这种以无形的电磁波去“攻击”对方的“软杀伤”,其激烈程度和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比起短兵相接有过之而无不及。电子干扰按使用系统与设备的专业领域不同,可分为无线电通信干扰、雷达干扰、光电干扰、声纳干扰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干扰等。从干扰行动的性质来看,包括主动向对方发出干扰电磁波的积极干扰和施放无源干扰器材的消极干扰。作为民兵防敌电子干扰,主要是指以积极行动防敌无线电通信干扰和雷达干扰两
15、个方面。四、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1.为制定作战计划和战略决策提供重要军事情报。2.瘫痪敌C3I系统,使敌丧失作战指挥能力。3.压制敌电子设备,掩护已方空中突防和支援地面攻击。4.为重要目标和高价值军事目标提供电子防护。C3通信、指挥、控制I信息电子对抗在现代军事中的作用获取军事情报获取军事情报通过电子侦察,可以获取敌方无线电通信的内容,查明敌方电子设备的有关技术参数以及兵器属性、类别、数量和配置位置等情报,从而可以判断敌军兵力部署和行动企图。破坏敌方作战指挥破坏敌方作战指挥无线电通信是军队作战指挥的主要手段。在陆、海、空军协同作战、坦克集群突防、飞机或般艇编队行动、空降作战、海上登陆作战以及军队
16、被围时无线电通信是唯一的通信手段。有交地干扰、欺骗或摧毁敌人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使其联络中断、指挥瘫痪,严重削弱敌军战斗力。保卫重要目标保卫重要目标在机场、桥梁、指挥所等重要目标附近部署雷达干扰设备,干扰敌轰炸机轰炸瞄准雷达,可以使其导弹失控。使用伪装器材对重要目标进行伪装,可以减少被敌人打击摧毁的机会。保护自己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保护自己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战时,对已方电子设备和系统,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反侦察、反干扰、反摧毁等防御措施,对于保障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1、指挥控制战:指挥控制战来源于C3对抗。C3通信、指挥、控制C3对抗:在情报的支援下,综合运用作战保密、军事欺骗、心理战、电
17、子战和实体摧毁等手段,阻止敌方获取信息,影响、消弱敌方的C3能力,保护自己的C3系统。指挥控制战是作战思想和战略,而不是作战手段。它的攻击对象是包括人员在内的整个信息系统。主要目的是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能力,保护己方的。五、电子战的作战地位五、电子战的作战地位-电子战与指挥控制战和信息战的关系电子战与指挥控制战和信息战的关系2、信息战信息是情报分析、运筹决策、指挥协调、武器控制、后勤保障等各项活动的基础。信息战是信息的获取与反获取、利用与反利用的斗争。军事信息战是为攻击或者利用敌方的信息、军事信息系统和信息武器系统,同时保护己方的信息、军事信息系统和信息武器系统。3、电子战与指挥控制战和信息战的
18、关系指挥控制战是进行信息战的军事战略,是军事信息化的关键和核心。指挥控制战的五大支柱是作战作战保密、军事欺骗、心理战、电子战和实体摧毁。电子战是军事信息战的主要手段4、现代电子战的新对象C4ISR现代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广泛地依赖于电磁频谱,因此综合电子战系统的主要作战对象为敌方的C4ISR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注:注:C4ISR系统(指挥系统(指挥Command、控制、控制Control、通信、通信Communication、情报情报Information、计算机、计算机Computer、监视、监视Stakeout、侦察、侦察Rec
19、onnaissance)第二节雷达对抗本节内容0、雷达系统介绍一、雷达对抗侦察:二、雷达干扰:三、反雷达对抗侦察与反雷达干扰四、反辐射摧毁与反摧毁雷达对抗为削弱、破坏敌方雷达的使用效能和保护己方雷达使用效能的正常发挥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是电子对抗的重要分支。其基本内容包括雷达对抗侦查、雷达干扰和雷达防御。0、雷达系统介绍收发开关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本振混频器中频 匹配 放大器 滤波器第二检波器视频放大器显示器原理框图如下图:原理框图如下图:1、脉冲、脉冲雷达的基本组成雷达的基本组成天线伺服系统定时器调制器发射脉冲信号回波脉冲信号回波信号包含目标特性信息。发射机发射机产生的雷达信号(
20、通常是重复的窄脉冲串)天线天线辐射辐射 到空间到空间。收发开关收发开关雷达工作时实现收发共用一个天线目标截获并反射目标截获并反射一部分雷达信号雷达天线收集回波信号雷达天线收集回波信号接接 收机加以放大收机加以放大。如果接收机输出的信号幅度足够大,就说明目 标已被检测。雷达通常测定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但回波信号也包含目标特性 信息。显示器显示器显示接收机的输出,操纵员根据显示器的显示判断目标 存在与否,或者采用电子设备处理接收机的输出,以便自动判 断目标的存在与否,并根据发现目标后的一段时间内的检测建 立目标的航迹。使用自动检测和跟踪(ADT)设备时,通常向操 纵员提供处理后的目标航迹,而不是原始
21、雷达检测信号。在某 些应用中,处理后的雷达输出信号可直接用于控制一个系统(如 制导导弹),而无需操纵员的干预。雷达工作的基本原理雷达显示器平面显示器平面上的地物杂波消除杂波后的显示器平面2、测量原理雷达的作用原理雷达的作用原理 由雷达发射机产生的电磁波经收发开关后传输给天线,由天线将此电磁波定向辐射于大气中。电磁波在大气中以近光速传播,如目标恰好位于定向天线的波束内,则它将要截取一部分电磁波。目标将被截取的电磁波向各方向散射,其中部分散射的能量朝向雷达接受方向。雷达天线搜集到这部分散射的电磁波后,经传输线和收发开关反馈给接收机。接收机将这微弱信号放大并经信号处理后即可获取所需信息,并将结果送至
22、终端显示。雷达侦察的作用:发现敌方带雷达的目标。雷达侦收机要发现雷达的存在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双方波束在方向上重合,频率上相同,信号强度足以被接收到。测定敌方雷达的主要参数,确定雷达的目标和性质。雷达的主参数有:工作频率、信号波形、信号调制参数、信号极化方向和强度等。在雷达侦察中,侦测敌方雷达的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干扰机和杀伤性的武器干扰雷达和摧毁雷达。雷达目标位置的测量电磁波的速度(电磁波的速度(v)=光速(光速(c).目标物的位置:方位角、水平距离、高度目标物的位置:方位角、水平距离、高度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产生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产生二次散射二次散射,是雷达,是雷达发现
23、目标发现目标的物理基础。的物理基础。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的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的匀速直线传播匀速直线传播,是雷达,是雷达测定目标距离测定目标距离的的物理基础。物理基础。雷达雷达定向定向发射和接收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电磁波,是雷达,是雷达测定目标角位置测定目标角位置的物理的物理基础。基础。目标回波的目标回波的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雷达,是雷达测定目标速度测定目标速度的物理基础。的物理基础。a a、测距原理、测距原理、测距原理、测距原理测距物理基础:目标反射测距物理基础:目标反射;等速直线传播等速直线传播.用脉冲测距法:测的是水平距离用脉冲测距法:测的是水平距离R.2R=C tt电波在电波在RD与目标间
24、往返传播时间与目标间往返传播时间;C=3108 m/s.式中:R=(C/2)tR 雷达天线目标距离的单位:距离的单位:国内常用国内常用:“KmKm(千米)或(千米)或“m m”国外常采用国外常采用:“milemile(英里)(英里)”“ftft英尺英尺”、“nmilenmile(海里)(海里)”或或“ydyd”(码)(码)换算关系:换算关系:1000yd=3000ft=0.914km0.568mile 1000yd=3000ft=0.914km0.568mile 1nmile=1.853km1nmile=1.853kmb b、测方位原理、测方位原理、测方位原理、测方位原理目标方位角:目标方位角
25、指指真北真北与雷达和目标联与雷达和目标联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即斜距即斜距R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OB与正北(真北)之间的与正北(真北)之间的夹角。夹角。RD测方位物理基础测方位物理基础直线传播(微波)直线传播(微波)天线定向收、发天线定向收、发RDRD天线是一种定向天线。所以天线的方向始终要对准目标天线是一种定向天线。所以天线的方向始终要对准目标物。物。这就需要显示器上的扫描线必须与天线旋转同步,即这就需要显示器上的扫描线必须与天线旋转同步,即扫描线方向扫描线方向=天线方向天线方向 、扫描线方位扫描线方位=回波方位回波方位 。要实现。要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目
26、标雷达的标定雷达的标定找到二者的起始位置的参考找到二者的起始位置的参考点点真北方向。真北方向。角度采用角度采用度度或或密位密位表示表示,其关系为其关系为:360度度=6000密位密位 1度度=16.7密位密位国外常用角度单位为弧度,度及毫弧度关系为:国外常用角度单位为弧度,度及毫弧度关系为:1弧度弧度=57度度=1000毫弧度毫弧度 1毫弧度毫弧度=0.057度度注意:关于真北的概念及三北方向*我国通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简称为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轴北方向,即三北方向。1真子午线方向: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即真北方向。它
27、是通过天文测量或用陀螺经纬仪测定的。2磁子午线方向: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即磁北方向。它是用为该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即磁北方向。它是用罗盘仪测定的,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自由罗盘仪测定的,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自由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子午线方向。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子午线方向。3 3坐标纵轴方向:坐标纵轴方向:在高斯平面直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每角坐标系中,其每一投影带中央子午一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纵线的投影为坐标纵轴方向,即轴北方轴方向,即轴北方向。向。若采用假定坐若采用假定坐标系则坐标纵轴方标系则坐标
28、纵轴方向为标准方向向为标准方向。在。在同一投影带内,各同一投影带内,各点的坐标纵轴线方点的坐标纵轴线方向是彼此平行的。向是彼此平行的。三北之间的关系三北之间的关系*12+A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过过1 1点的真北方向与磁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点的真北方向与磁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磁偏角,用用表示。过表示。过1 1点的真北方向与坐标纵轴北方向之间的点的真北方向与坐标纵轴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子午线收敛角,用,用表示。表示。和和的符号规定相同:当磁北方向或坐标纵轴北方的符号规定相同:当磁北方向或坐标纵轴北方向在真北方向向在真北方向东侧东侧时,时,和和的符号
29、为的符号为“”;当磁;当磁北方向或坐标纵轴北方向在真北方向北方向或坐标纵轴北方向在真北方向西侧西侧时,时,和和的符号为的符号为“”。同一直线的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同一直线的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为:为:A=+A=+A=+A=+=+=+12+A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真北是通过地面或图面上某点指向北地极的方向,即经线(亦称子午线)所指的北,磁北则是通过地面或地图上某点指向北磁极的方向,由于磁极与地极并不完全一致,所以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常有一定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磁偏角。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磁偏角的大小常有不同。在一个地方用罗盘确定方向时,必须根据当地的磁偏角予以订正。
30、全国各城市的磁偏角 地名地名 磁偏角磁偏角 地名地名 磁偏角磁偏角 地名地名 磁偏角磁偏角 地名地名 磁偏角磁偏角 漠河漠河 11110000 齐齐哈尔齐齐哈尔 9 95454 哈尔滨哈尔滨 9 93939 长春长春 8 85353 满洲里满洲里 8 84040 沈阳沈阳 7 74444 旅大旅大 6 63535 北京北京 5 55050 天津天津 5 53030 济南济南 5 50101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 4 43636 徐州徐州 4 42727 上海上海 4 42626 太原太原 4 41111 包头包头 4 40303 南京南京 4 40000 合肥合肥 3 35252 郑州郑州 3 3
31、5050 杭州杭州 3 35050 许昌许昌 3 34040 九江九江 3 30303 武汉武汉 2 25454 南昌南昌 2 24848 银川银川 2 23535 台北台北 2 23232 西安西安 2 22929 长沙长沙 2 21414 赣州赣州 2 201 01 衡阳衡阳 1 15656 厦门厦门 1 15050 兰州兰州 1 14444 重庆重庆 1 13434 贵阳贵阳 1 11717 遵义遵义 1 12626 西宁西宁 1 12222 桂林桂林 1 12222 成都成都 1 11616 广州广州 1 10909 柳州柳州 1 10808 昆明昆明 1 10000 南宁南宁 0 0
32、5050 湛江湛江 0 04444 海口海口 0 02929 拉萨拉萨 0 02121 珠穆朗玛珠穆朗玛 0 01919 西沙群岛西沙群岛 0 01010 曾母暗沙曾母暗沙 0 02424(东)东)南沙群岛南沙群岛 0 03535(东)东)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2 244(44(东东)东沙群岛东沙群岛 1 10505 c c、测速原理、测速原理、测速原理、测速原理当目标相对于当目标相对于RD运动后,出现运动后,出现fD(回回波相对于发射波相对于发射ft 的频率偏移的频率偏移),此时,此时,目标相对于目标相对于RD的径向速度为:的径向速度为:式中式中 VR目标与雷达的相对(径向)速度目标与雷达的相对
33、径向)速度 (m/s)RD工作波长(工作波长(m)fd 双程多普勒频率(双程多普勒频率(Hz)在海上在海上,速度单位俗称为速度单位俗称为“节节”(1Kn),即即1 n mile/hv地平线地平线D0两个概念:多普勒频移与径向速度1 1、多普勒频移:当目标物与雷达之间存在相对运、多普勒频移:当目标物与雷达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到回波信号的载波频率相对于原来的动时,接收到回波信号的载波频率相对于原来的发射的载波频率产生一个频率偏移,这个频率偏发射的载波频率产生一个频率偏移,这个频率偏移在物理学上称之为移在物理学上称之为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2 2、径向径向速度:物体(目标)在观察着视线方向的速度
34、物体(目标)在观察着视线方向的速度。速度。NzRH地平线地平线h修正修正D 弯曲的地平线弯曲的地平线0P d d、目标高度测量、目标高度测量、目标高度测量、目标高度测量例:飞机着陆例:飞机着陆Nz正北正北P目标目标R斜距斜距D水平距水平距H高度高度 方位角方位角仰角仰角测测R、可定目标空间位置可定目标空间位置考虑到地平线上弯曲的,考虑到地平线上弯曲的,H 应予修正。应予修正。hA-天线高度;天线高度;地球曲率半径;地球曲率半径;R2/(2)h修正修正=R2/17000 H=hA+Rsin+R2/17000 米米地球曲率补偿高地球曲率补偿高度度:地曲补偿地曲补偿e、雷达方程测距P Pt tGG
35、A Ae e R Rmaxmax=-(4(4)22S SminminPPt t:发射功率发射功率G G:天线增益:天线增益 A Ae e:天线接收面积天线接收面积:反射目:反射目标标的散射面的散射面积积S Sminmin:最小可最小可检测检测功率功率R Rmaxmax:最大作用距离:最大作用距离1/41/43、雷达的战、技指标A A、技术指标、技术指标1 1)、天线、馈线)、天线、馈线2 2)、电波信号)、电波信号3 3)、发射机)、发射机4 4)、接收机)、接收机5 5)、测角方式)、测角方式6 6)、信号处理)、信号处理7 7)、数据处理(略)、数据处理(略)B B、战术指标、战术指标1
36、1)、观察空域)、观察空域 方位:方位:360360度,仰角:度,仰角:030030度;最大探测高度、做大作用距度;最大探测高度、做大作用距离、最小作用距离,盲区。离、最小作用距离,盲区。2 2)观察时间与数据率)观察时间与数据率搜索数据率搜索数据率雷达搜索观察空间的时间,跟踪时间间隔雷达搜索观察空间的时间,跟踪时间间隔同同一目标两次跟踪时间。一目标两次跟踪时间。3)、测量精度4)、分辨率5)、抗干扰能力6)、观察或跟踪目标数7)、跟踪可靠性和可维护性8)、跟踪环境条件9)、抗核爆炸和抗轰炸能力10)、机动性能4、雷达种类雷达分类雷达分类 A.雷达按用途分主要有以下几种:雷达按用途分主要有以下
37、几种:警戒雷达:警戒雷达:主要用来发现远距离的目标(军舰、飞机或导弹主要用来发现远距离的目标(军舰、飞机或导弹等)。近程雷达能发现等)。近程雷达能发现200公里左右的目标,中程作用距离公里左右的目标,中程作用距离为为400公里,远程雷达能发现公里,远程雷达能发现400800公里的目标,超远程公里的目标,超远程警戒雷达可发现警戒雷达可发现2000公里以上的目标。公里以上的目标。引导雷达:引导雷达:专门引导歼击机拦截敌机时使用的一种。专门引导歼击机拦截敌机时使用的一种。测高雷达:测高雷达:主要测量飞机高度的雷达。主要测量飞机高度的雷达。炮瞄雷达:炮瞄雷达:主要用来对目标的跟踪和瞄准射击,以提高火炮
38、主要用来对目标的跟踪和瞄准射击,以提高火炮的命中率(通常距离不大于的命中率(通常距离不大于20米,角度不超过米,角度不超过2密位)。密位)。制导雷达:制导雷达:是控制(引导)导弹飞行的一种雷达。是控制(引导)导弹飞行的一种雷达。B.B.雷达按工作波长分有以下几种:雷达按工作波长分有以下几种:米波雷达:米波雷达:工作波长在工作波长在1 1米至米至1010米(工作频率米(工作频率3003003030兆赫),兆赫),通常各种警戒雷达工作在这一波段。通常各种警戒雷达工作在这一波段。分米波雷达:分米波雷达:工作波长在工作波长在1010厘米至厘米至1 1米之间(工作频率为米之间(工作频率为30003000
39、300300兆赫)的雷达。在这一波段工作的有炮瞄雷达和兆赫)的雷达。在这一波段工作的有炮瞄雷达和警戒、引导雷达。警戒、引导雷达。厘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工作波长在工作波长在1 11010厘米(厘米(300003000030003000兆赫)之兆赫)之间的雷达。各种火控雷达集中在这一波段内。间的雷达。各种火控雷达集中在这一波段内。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工作波长为工作波长为1 11010毫米(毫米(3000003000003000030000兆赫)兆赫)的雷达。的雷达。亚毫米波雷达:亚毫米波雷达:工作波长在工作波长在1 1毫米以下的雷达。毫米以下的雷达。C.C.雷达按使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雷达按使
40、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 连续波雷达(continuous-wave radar)单脉冲雷达(monopulse radar)脉冲多普勒雷达(pulsed-Doppler radar)三坐标雷达(three-dimensional radar)多基地雷达(multistatic radar)相控阵雷达(phased-array radar)频率捷变雷达(frequency-agile radar)成像雷达(imaging radar)毫米波成像(millimeter wave imaging)激光雷达(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LADAR)二、雷达对抗侦查与信号环境雷达
41、对抗侦察是利用各种平台上的雷达对抗侦雷达对抗侦察是利用各种平台上的雷达对抗侦察设备,通过对敌雷达辐射信号的截获、测量、分察设备,通过对敌雷达辐射信号的截获、测量、分析、识别及定位,获取技术参数及位置、类型、部析、识别及定位,获取技术参数及位置、类型、部署等情报,为制定雷达对抗作战计划、研究雷达对署等情报,为制定雷达对抗作战计划、研究雷达对抗战术技术和发展雷达对抗装备提供依据。抗战术技术和发展雷达对抗装备提供依据。雷达侦察系统是指对雷达侦察系统是指对敌雷达辐射源敌雷达辐射源进行电子侦进行电子侦察的设备或系统,它所要处理的对象是雷达发射出察的设备或系统,它所要处理的对象是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信号,因
42、此要设计一个令人满意的雷达侦的电磁波信号,因此要设计一个令人满意的雷达侦察系统,必须了解战场上可能遇到的雷达信号情况。察系统,必须了解战场上可能遇到的雷达信号情况。人们把侦察系统所在空间的雷达信号总和称为人们把侦察系统所在空间的雷达信号总和称为雷达信号环境雷达信号环境。在实际世界里,侦察系统周围的雷。在实际世界里,侦察系统周围的雷达往往不止一部,可能有几十、几百部,因此,雷达往往不止一部,可能有几十、几百部,因此,雷达信号环境就包括了这些可能被接收到的所有雷达达信号环境就包括了这些可能被接收到的所有雷达信号。信号。附注:关于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要点:l定义和特点定义和特点l描述和参数描述和参数1
43、信号环境的定义信号环境的定义 信信号号环环境境S S是是雷雷达达对对抗抗设设备备所所在在地地域域内内辐辐射射源源、散散射射源源信号信号的全体:的全体:对典型脉冲雷达:对典型脉冲雷达:脉脉冲冲幅幅度度序序列列,与与雷雷达达发发射射功功率率、天天线线增增益益及及扫描、相对距离、运动姿态、传播衰减等有关;扫描、相对距离、运动姿态、传播衰减等有关;脉脉冲冲发发射射时时刻刻、脉脉宽宽序序列列,与与雷雷达达信信号号调调制有关;制有关;雷达载频;雷达载频;雷达信号的相位调制序列;雷达信号的相位调制序列;2 信号环境的特点信号环境的特点v 辐射源数量多、分布密度大、范围宽、信号交迭严重辐射源数量多、分布密度大
44、范围宽、信号交迭严重 重重要要的的军军事事集集结结地地,辐辐射射源源分分布布十十分分密密集集,在在单单位位时时间间内内出出现现地地脉脉冲冲数数地地平平均均值值可可以以达达到到几几万万几几百百万万,在在同一时间内可能有多个信号同时出现。同一时间内可能有多个信号同时出现。v信号调制复杂、参数多变、快变信号调制复杂、参数多变、快变处处于于抗抗干干扰扰和和反反侦侦察察地地需需要要,许许多多雷雷达达具具有有改改变变发发射射信信号号的的载载波波频频率率、脉脉冲冲重重复复频频率率、脉脉冲冲波波形形或或者者其其它它调调制参数,变化的时间可能在秒、毫秒甚至脉间。制参数,变化的时间可能在秒、毫秒甚至脉间。v 信
45、号威胁程度高、反应时间短信号威胁程度高、反应时间短各种制导雷达、炮瞄雷达、反辐射寻的等,经常采取各种制导雷达、炮瞄雷达、反辐射寻的等,经常采取静默战术,一旦进入攻击范围立即投入工作,迅速捕获静默战术,一旦进入攻击范围立即投入工作,迅速捕获目标,引导武器攻击。留给侦察系统的时间很短。目标,引导武器攻击。留给侦察系统的时间很短。3侦察机检测能力侦察机检测能力D描述描述雷达对抗系统对雷达信号雷达对抗系统对雷达信号S S的检测能力是一有的检测能力是一有限的子空间限的子空间D D:其中:其中:RFRF信号载波频率的检测范围信号载波频率的检测范围AOAAOA信号达到方向的检测范围信号达到方向的检测范围PW
46、PW 信号脉冲宽度的检测范围信号脉冲宽度的检测范围PP 信号功率的检测范围信号功率的检测范围 直积直积系系统统检检测测能能力力D D可可以以是是时时不不变变的的(非非搜搜索索检检测测),也可以是时变的(搜索检测)。,也可以是时变的(搜索检测)。4侦察机检测到的信号环境S侦察系统检测到的信号环境S是辐射源S中的一个子集:显然,检测范围D越大,进入侦察系统的信号也越多。进入系统的信号脉冲序列近似满足平稳性和无后效性,可以用POISSON流描述,流密度为。下面是它的几个特性 时间内到达n个脉冲的概率:典型脉冲雷达环境:1秒内到达脉冲的平均数:任意时刻无脉冲的概率-寂静概率:为平均脉宽和周期i脉冲雷达
47、信号不交迭的概率:任意时刻发生交迭的概率:相邻脉冲间隔 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2、侦查必须具备的条件1.雷达侦察天线必须与敌方雷达天线在方向上对准;2.雷达频率必须对准敌雷达工作频率;3.雷达的工作距离不能超过侦察机对雷达信号强度的最低要求。3、雷达对抗侦察设备天线与天线控制设备、自动调谐机构、接天线与天线控制设备、自动调谐机构、接收机、终端设备。收机、终端设备。4、侦查原理和侦查功能1)、简化侦察方程简化侦察方程简化侦察方程简化侦察方程:Rr:侦查作用距离Pt:雷达发射机功率Gt:雷达天线增益Gr:侦查天线增益:工作波长Prmin:侦查接收机灵敏度2)、修正侦察方程 考虑到雷达馈线的损耗、雷
48、达发射天线非矩形损失、侦察天线非矩形损失、侦察天线增益变化引起的损失、雷达与侦察天线极化失配损失、侦察馈线损耗等因素:3)、侦察的距离优势侦察视距RsrRsr:侦查直视距离:侦查直视距离HaHa:目标雷达天线高度:目标雷达天线高度HrHr:侦查天线高度侦查天线高度侦察作用距离:雷达作用距离:优势:设雷达视距为RSA,侦察视距为RSR,则侦察和雷达的实际作用距离分别为:4)对旁瓣侦察旁瓣侦察的目的是提高截获概率。天线旁瓣电平有旁瓣侦察的目的是提高截获概率。天线旁瓣电平有两种表示方法:最大旁瓣电平和平均旁瓣电平。两种表示方法:最大旁瓣电平和平均旁瓣电平。最大旁瓣电平最大旁瓣电平 G Gs s是最大
49、旁瓣增益。是最大旁瓣增益。平均旁瓣增益(电平):平均旁瓣增益(电平):旁瓣侦察时,侦察方程修改为旁瓣侦察时,侦察方程修改为为了实现旁瓣侦察,要求侦察系统的灵敏度提高为了实现旁瓣侦察,要求侦察系统的灵敏度提高G Gt t(dB)-(dB)-G GSaveSave(dBidBi)。这个值大约为这个值大约为353550dB50dB。5)、侦察截获概率与截获时间(略)1.前端的截获概率与截获时间除了满足能量条件外,截获事件包括:l空域截获,主瓣或者旁瓣对准l频域截获,频率对准且脉宽满足测频条件l参数匹配,信号参数能够被检测和测量3)、侦查功能a a、截获信号、截获信号b b、侧向定位、侧向定位 利用信
50、号源的宏观参数(信号的方位、强度、利用信号源的宏观参数(信号的方位、强度、扫描周期等)对信号进行侧向定位。扫描周期等)对信号进行侧向定位。c c、信号分选识别、信号分选识别 利用信号微观参数(脉冲波、连续波、干利用信号微观参数(脉冲波、连续波、干扰波)、信号频率(单一的、分级的、压缩的捷变的、相扰波)、信号频率(单一的、分级的、压缩的捷变的、相位编码等)、脉冲信号宽度(、大一的、变化的)、脉冲位编码等)、脉冲信号宽度(、大一的、变化的)、脉冲重复频率(单一的、安组随即条跳变的、多普勒频移)信重复频率(单一的、安组随即条跳变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结构(编码、调制参数)、对辐射源进行对比,分选、号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