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78566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机化学内容多,变化复杂,难度大,复习时务必重视基础,必须理清脉胳,把握知识重点。一、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内在联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如:1.饱和链烃的单键结构决定了它的化学稳定性,取代是其特征反应。2.烯、炔烃的双、叁键结构决定了它们化学活泼性,加成、聚合是它们的特征反应。3.芳香烃有苯环的特殊结构而决定了它的特殊性: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只有含侧支键的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4.烃的衍生物,要据官能团的特点来掌握它们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象:(1)甲酸、甲酸的酯、葡萄糖均不是醛,由于它们都含有醛基(),所以都能发生银镜反应而具有还原性。(2

2、)酚类、醇类和葡萄糖都含羟基,均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3)氨基酸分子中因同时含氨基和羧基,所以,氨基酸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而表现出“两性”。(4)葡萄糖和纤维素均不属于醇类,但它们却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这是由于它们分子中也含有醇羟基的缘故。二、注意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影响1.醛和羧酸均含羰基(),醛羰基易发生加成反应,如加氢还原成对应的醇;而羧酸分子中的羰基,受与之相连的羟基的影响,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这也是羧酸不能还原成对应的醛的缘故。2.甲苯比苯易发生取代反应(如硝化),这是由于苯环受到侧链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氢原子变得更活泼的缘故(反应略)。3.苯酚比苯容易发生取代,则是由于苯酚分

3、子中苯环受羟基的影响,使苯环上氢原子变得较活泼的缘故(反应略)。4.醇、酚、羧酸分子中均含有羟基,但醇呈中性、苯酚具有较强的酸性,而羧酸则具有酸的通性,这是由于它们分子中的烃基、苯基、羰基影响不同的结果。三、充分注意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任何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只是有些反应的条件比较宽,有些反应的条件比较窄。1.溶剂:有机化学中溶剂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实例如: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同时也是水解反应)。主要生成乙醇,但若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则发生消去反应而生成乙烯。顺便提及,改变溶剂可改变合成路线,从而提高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已越来越受到重视。2.温度:(1

4、)乙醇与浓共热至170,主要发生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甲醇因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故不能发生此消去反应!),但若是140,则发生分子间脱水(不属于消去反应),主要产物是乙醚。(2)甲酸与新制悬浊液混合,常温发生中和反应:而加热下则发生费林反应:(3)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悬浊液混合,常温下发生绛蓝色反应,得到绛蓝溶液;但加热煮沸,则发生费林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四、牢固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学会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但得到提高,而且学习的兴趣及意愿也被激发起来。当学完有机物中的烃、烃的衍生物和糖类等物质后,可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这三类有机物的联

5、系及转化,以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图:在此基础上,还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再扩大网络范围,从有机反应到无机反应;从高分子到低分子;从低分子到高分子等等。这样学生就把有机化学中各部分的主要知识都联系起来,把原来静止、孤立的知识激活了,也容易迁移了。根据此网络结构图不但能知道各类物质的性质、转化及反应类型,而且对有机物合成问题打下了根基;同时也对有机物推断题解颇有帮助。例如:A、B、C、D、E、F是碳、氢、氧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关系:其中A、C、E、F能发生银镜反应,D和过量的NaOH固体共热,能生成无色气态烃,该气态烃的密度是O2的0.5倍。问A、B、C、D、E、F各是何种有机物,写出其结构简式和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