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数一数.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0276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 数一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1.1 数一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1.1.1 数一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1.1.1 数一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1.1.1 数一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 数一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 数一数.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1.1 数一数1.1.1 数一数课题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

2、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

3、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

4、。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老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言语表达能力。 a.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生1:一面国旗。 生2:一座楼房。 生3:一位老师。 生4: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b.数

5、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 生1:有2个同学在跳绳。 生2:有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生3:有2个同学在看书。 生4:有2个同学正进校门。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2个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2个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有2个同学在看书,讨论问题。那么,2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敬礼、2个同学看书等等,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c.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学方法同a、b。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事物时,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如果回答是“数出来的”,可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

6、他数的对不对。 师:(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很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做事要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位同学数得好? d.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让学生再对照教科书第4页、第5页看一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数身边的实物。 通过数身边实物的个数,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a.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指头、纽扣。 b.门、窗、灯、电视、空调、玻璃。 c.第一排同学的人数,第一行同学的人数。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

7、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好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一些实物的数量。大家数得都很认真,数得很准确。放学后,你们可再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教学设计说明 在努力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使本课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数数活动。 刚入学的儿童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个特点,我在出示挂图后,不急于给出数数任务,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让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 2面向全体同学。 我注意全面了

8、解学生数数、读数等情况,特别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发现学生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熟练观察、逐一点数让学生有一个学习数学的良好开始。 3自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这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专家评析 本节课,教师用全新的思想确立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准确把握教材,灵活恰当地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中,把教学精力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 教师用亲切

9、的语言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进而发展为对数学的兴趣。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入其中。然后,按事物数量的多少依序找出数量是1、2的最后,让学生数身边的实物。由数画上的到数身边的实物,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在“数一数”的学习活动中,申老师特别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努力使每个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0、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

11、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基于这一点,申老师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教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的观察。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申老师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数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