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建议(考生必备).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7068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建议(考生必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建议(考生必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建议(考生必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建议(考生必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建议(考生必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建议(考生必备)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建议。(1)教会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过多地依赖同学和老师。千万不能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请教同学和老师,应给足自己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老师讲的题、与同学讨论的题易忘,自己做的题、特别是做错后改正过来的题不易忘记。(2)精选精练反思提高。学数学要做一定量的习题,而且要追求做题的质量。要精选精做,讲效果。要让学生静下心来,通过学习回忆,从中悟出规律来。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便能

2、悟出道理、悟出规律、悟出灵感。(3)建备忘录。让学生给自己准备一个记录本,对一些典型题解、疑难、易错和易忘问题,随时记录,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使自己的弱项变为强项,劣势变为优势。(4)要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中考数

3、学试题特别重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观察法等;数学思想有: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等。在中考数学复习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有效地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

4、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5)调整好心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是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不光是学生,老师也是一样。在中考复习时,学校领导或专家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其次,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考生应把做错的题目和不懂不会的题目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正确分析问题原因,考前发现问题越多纠正越及时,提高越快。最后,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从讲课复习、做练习(试题)、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习得法,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做到事半功倍。为大家推荐的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建议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