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30186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2018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1. 化简二次根式 等于A. 3 B. -3 C. 3 D.2. 若实数x、y满足 ,则xy的值为A. -5 B. 5 C. -6 D. 63. 在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等腰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等腰梯形4. 函数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A. x

2、1 B. x-1 C. x-1且x1 D. x-1且x15. 下列二次根式中,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6. 如图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点A为对称中心,若C=90,B=30,BC=1,则BB的长为A. 4 B. C. D.7.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A. 5 B. 20 C. 24 D. 408.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D. 等腰梯形的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9. 已知点 的坐标为 , 为坐标原点,连结 ,将线段 绕点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得 ,则点 的坐标为A. B. C

3、. D.10. 图1中的箭头是以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 .图2到图4是将箭头沿虚线剪拼成正方形的过程,则图1中 的长为A. 1 B. C. 2 D.二、填空题: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入表格内.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4分,共36分.11. 计算: =_, =_, =_.12. 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AD=5,BC=7,则EF= .13. 一块木板如图所示,已知AB=4,BC=3,DC=12,AD=13,B=90,木板的面积为 .14.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7,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于E、F,则EF= .15. 如图,Rt

4、ABC中,C=90,AC=3,BC=4,点P为AB边上任一点,过P分别作PEAC于E,PFBC于F,则线段EF的最小值是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 , , ,以 为对角线作第一个正方形 ,以 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 ,以 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 ,如果所作正方形的对角线 都在y轴上,且 的长度依次增加1个单位,顶点 都在第一象限内(n1,且n为整数).那么 的纵坐标为 ;用n的代数式表示 的纵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4分.17. (5分)计算: .18. (5分)计算: .19. (6分)已知:如图,梯形 中, , , , , ,点 为 中点, 于点 ,

5、求 的长.20. (6分)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小明乘坐火车从某地到上海去参观世博园,已知此次行程为2160千米,城际直达动车组的平均时速是特快列车的1.6倍.小明购买火车票时发现,乘坐动车组比乘坐特快列车少用6小时.求小明乘坐动车组到上海需要的时间.21. (7分) 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 , , .,只有当 时,等号成立.结论:在 ( 均为正实数)中,若 为定值 ,则 ,只有当 时, 有最小值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若 ,只有当 时, 有最小值 .(2)探索应用:已知 , ,点P为双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 作 轴于点 , 轴于点 .求四边形 面积的最小值,并说明此时四边形

6、的形状.22. (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OB为等边三角形,点A的坐标是( , ),点B在第一象限,AC是OAB的平分线,并且与y轴交于点E,点M为直线AC上一个动点,把AOM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边AO与边AB重合,得到ABD.(1)求直线OB的解析式;(2)当点M与点E重合时,求此时点D的坐标;(3)设点M的纵坐标为m,求OMD的面积S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23. (7分)已知,正方形ABCD中,B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F为底,取DF的中点G,连接EG、CG.(1)如图1,若BEF的底边BF在BC上,猜想EG和CG的数量关系为 ;(2)如图2,若BEF的直角边BE在

7、BC上,则(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BEF的直角边BE在DBC内,则(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说明理由.图1 图2 图3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二数学质量检测卷(试卷一)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D A D B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6 24 3 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4分.17. 解: 原式= 4分= .5分18. 解:原式= 4分= .5分19. 解:过

8、点 作 ,交 于点 .1分.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2分. ,. 3分 , ,.在 中, . 4分又 为 中点, .5分 于 , .6分(若学生使用其他方法,只要解法正确,皆给分.)20. 解:设小明乘坐动 车组到上海需要 小时.1分依题意,得 . 3分解得 . 4分经检验: 是方程的解,且满足实际意义. 5分答:小明乘坐动车组到上海需要 小时. 6分21. 解:(1) m= 1 (填 不扣分),最小值为 2 ; 2分(2)设 ,则 , 3分,化简得: , 4分,只有当 5分S 6+12=24.S四边形ABCD有最小值24. 6分此时,P(3,4),C(3,0),D(0,4),AB=BC=C

9、D=DA=5,四边形ABCD是菱形. 7分22. 解:(1)B( , ); 1分: . 2分(2)如图1,由题意 轴, .则点 的横坐标为 ; 3分此时 ,即点 ( , ).4分(3)过 作 轴,设 ,如图2,当 时,.5分如图3,当 时 ,由 , , . 6分如图4,当 时,. 7分如图5,当 时,由 , , . 8分(四种情况讨论正确一种给1分)23. (1)GC =EG. 1分(2)如图,延长EG交CD于M,易 证GEFGMD,得G为EM的中点.易得CG为直角ECM的斜边上的中线.于是有GC=GE.3分(3)如图,延长EG到M,使EG=GM,连 接CM、CE.易证EFGMDG,则EF=D

10、M、EFG=MDG.DBE+DFE+BDF=90,DBE+GDM+BDF=90. MDC+DBE=45.EBC+DBE=45, EBC=MDC.进而易证CBECDM, EC=CM、ECB=MCD.易得ECM=90, CG为直角ECM斜边EM的中线.EG=GC.3分其他证法:(1)EG =CG. 1分(2)成立. 2分证明:过点F作BC的平行线交DC的延长线于点M,连结MG.EF=CM,易证EFMC为矩形 EFG=GDM.在直角三角形FMD中, DG=GF, FG=GM=GD.GMD=GDM. EFG=GMD.EFGGCM.EG=CG. 4分(3)成立.取BF的中点H,连结EH,GH,取BD的中

11、点O,连结OG,OC.CB=CD,DCB=90, .DG=GF,CO=GH.B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H=OG.四边形OBHG为平行四边形, BOG=BHG.BOC=BHE=90.GOC=EHG. GOCEHG.EG=GC. 7分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

12、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若学生使用其他方法,只要解法正确,皆给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