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38005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编者按】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数学重要知识点是提高分数的关键。在此,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希望各位同学通过学习,争取在数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六)51. 自动扶梯以均匀的速度向上行驶,一男孩与一女孩同时从自动扶梯向上走,男孩的速度是女孩的2倍,已知男孩走了27级到达扶梯的顶部,而女孩走了18级到达顶部.问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有多少级?首先要明确: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的级数人走的级数扶梯自动上升的级数。女孩走 18级的时间,男孩应该走 182=36级 男孩走了27级,相当

2、于女孩所用的时间的2736=1/4所以男孩到达顶部时,扶梯上升的级数是女孩到达顶部时扶梯上升级数的3/4,扶梯自动上升级数相差27-18=9级 所以,女孩走的时间内扶梯上升了9(1-3/4)=36级.所以,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是36+18=54级52. 两堆苹果一样重,第一堆卖出2/3,第二堆卖出50千克,如果第一堆剩下的苹果比第二堆剩下的苹果少,那么两堆剩下的苹果至少有多少千克?第一堆剩下的苹果比第二堆少,那么卖掉的就比第二堆多,并且是312的倍数,所以第一堆至少卖掉50252千克,剩下52226千克;第二堆卖掉50千克,剩下52265028千克。两堆剩下的苹果至少有:262854千克。53.

3、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不停的往返行驶于A、B两地之间.已知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快,并且两车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杂途中C地,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几倍?设相遇点与A地的距离为a,与B地的距离为b,那么:第一次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的路程为2b,第二次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的路程为2a.因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所行总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所行总路程的2倍,所以2a是2b的2倍,即a是b的2倍。因此,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a2b)a(aa)a2倍。如果乙车继续行驶回到A地时,那么甲车也刚好回到A地,这时,甲车行了2个往返,乙车行了1个往返,所以,甲车速度是乙车的 212倍。54.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

4、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6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走6千米,说明逆水走1小时还差6/2=3千米没到乙地。顺水走1小时比逆水多走8千米,说明逆水走3千米与顺水走8-3=5千米时间相同,这段时间里的路程差是5-3=2千米,等于1小时路程差的1/4,所以顺水速度是每小时5*4=20千米(或者说逆水速度是3*4=12千米)甲、乙两地距离是12*1+3=15千米1小时是行驶全程的一半时间,因为去时逆水,小船到达不了B地.我们在B之前设置一个C点,是小船逆水行驶1小时到达处.如下图 A *C*B*D 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

5、的行程,恰好是C至B距离的2倍,它等于6千米,就知C至B是3千米. 为了示意小船顺水速度比逆水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在图中再设置D点,D至C是8千米.也就是D至A顺水行驶时间是1小时 D至B是5千米顺水行驶,与C至B逆水行驶3千米时间一样多.因此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53. 由于两者速度差是8千米.立即可得出逆水速度=8/(5-3)/3=12千米/小时 A至B距离是 123=15(千米).55.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并在A,B两地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地点与第四次相遇地点相差100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15:35

6、3:7。这里的相遇存在迎面相遇和追上相遇两种。(如果两车相差的路程是AB的距离的倍数,就是追上相遇。)第一次相遇(迎面),把全程看作10份,甲车行了3份,乙车行了7份第二次相遇(追上),10(73)2.5,甲车行了2.537.5份,乙车行了17.5份。第三次相遇(迎面),甲车行了339份,乙车行了7321份第四次相遇(迎面),甲车行了3515份,乙车行了7535份两次相遇点,相距9(1510)4份,所以每份是100425千米所以AB两地相距2510250千米56.某人沿着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从顶部朝底下用了7分30秒,而他沿着自动扶梯从底朝上走到顶部只用了1分30秒.如果此人不走,那么乘着扶梯从

7、底到顶要多少时间?如果停电,那么此人沿扶梯从底走到顶要多少时间?把扶梯长度看作单位1。当人从顶部朝底下时,人的速度扶梯速度17.52/15当人从底朝上走到顶部时,人的速度扶梯速度11.52/3所以,人的速度是(2/152/3)22/5,扶梯的速度是2/52/154/15所以,如果人不走,需要14 /153又3/4,即3分45秒 如果停电,人就需要12/52.5分钟,即2分30秒57.甲、乙两个圆柱体容器,底面积比为5:3,甲容器水深20厘米,乙容器水深10厘米.再往两个容器中注入同样多的水,使得两个容器中的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多少厘米?利用比例和差倍问题的思想来解答:由于甲乙两个容器的底面积之比

8、是5:3,注入同样多的水,那么高度之比就该是3:5, 所以,要使注入后高度相等,那么就要相差201010厘米深。 那么乙容器就要注入10(53)525厘米 所以这时的水深251035厘米。58.A、B两地相距207千米,甲、乙两车8:00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速度分别为60千米/小时,54千米/小时,丙车8:30从B地出发到A地,速度为48千米/小时.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是几点几分?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必在它们正中间,而这点正是甲、乙两车平均走过的路程。可以考虑用平均速度来算。 (6054)257 甲、乙两车平均速度57千米/小时(207570.5)(5748)1.7 8:30后1

9、.7小时(102分钟)是10:12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说明丙车行到了两车的中点上。我们假设丁,也和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以(6054)257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丁车就一直在甲乙两车的中点上。丙车和丁车相遇时,丙车就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了。丁车先行了5730/6028.5千米,又经过了(20728.5)(5748)1.7小时和丙车相遇,即丙车于10:12,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5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30厘米,如果它的宽增加1/5,长减少1/8,就得到一个相同周长的新长方形.求原长方形的面积.由题意,宽的1/5等于长的1/8 即宽、长比为8:5 宽:1302(8+5)8=40 长:1

10、3024025 2540100060.有一长方形,它的长与宽的比是5:2,对角线长29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我是画图来解答的 算出黄色部分和中间空心部分的面积比然后从29的平方里面来分配面积比522:3320:9 黄色部分的面积是2929(209)20580平方厘米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

11、,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2个三角形, 所以,58042290平方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