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梳理.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39132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梳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梳理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您!一、关于数学命题趋势的分析纵观各级各类考试,数学命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一)综合性 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小学数学的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中要注意:小数的相加、相减、相除三类运算中的小数点对齐问题,乘法运算中的乘数与被乘数共有几位小数,所得的积就有几位小数,不够时要补零。分数的加减运算要注意通分(先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带分数相加减,应将整数、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然后将所得的结果进行合并,如分数部分不够减,要考虑向整数部分借。分数运算中约

2、分的思想是化繁为简的理论基础,要将它和关系重新组合、拆项等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二)延续性 所谓延续性是指相关数学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是否会重新遭遇。从数学体系的角度来看,函数的思想、立体感的建立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往往表现为应用题的列式,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的识图、运算与转化等。(三)变通性 所谓变通性是指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算的能力。常见的有发现新规律,定义新运算的能力、优化设计(最大、最小)的能力、分析推理(执因索果)的能力、以及公式的变形与迭代(包括单位换算、数的进制、手表问题等)的能力。二、关于数学应用问题的归类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往往是概念、公式的应用。

3、小学数学常用的一些概念、公式,应加以记忆。如: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购买建设债券和储蓄在实质上是一样的,是支援国家建设的另一种方式,只是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储蓄;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

4、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圆的周长公式:C=2 r或C=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三角形的面积=1/2 底梯形的面积:= 1/2(上底+下底)圆的面积=R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可以统一写成:底面积高等等。(一)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 分率(百分率、利率、折扣)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其中标准量1的选取是解题突破口。(二)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要弄清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三)行程问题 从表

5、层意义上是考查学生对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的认识,从深层次的角度分析,实际上是检查学生的变通能力,因为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往往还涉及到时间、地点和方向等诸多要素,因此,解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认准哪些是变化的条件,如何在解题中准确运用不变的公式。(四)浓度问题 (不作重点要求) 这类题目要求了解的关系式: 溶液=溶质+ 溶剂 ;浓度=溶质 / 溶液;溶液= 溶质 / 浓度;溶质= 溶液浓度三、简单的几何问题面积、体积问题 主要考虑以下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思索正方形面积是

6、怎样计算的?为什么?提示:我们在得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通过剪、拼等方法,对图形进行转化,从而得出相应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表面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所有面的面积总和)长方体表面积是怎样算的?这类题还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圆柱体表面积是怎样算的?提示: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所有面的面积的总和,所以要先求各部分的面积,然后相加。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求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示:长方体其实也是一个柱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其实都是用底面积乘以高。圆柱(锥) 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

7、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要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四、简单的统计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还学过求平均数和求百分数等都是统计初步知识。在统计工作中除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用统计表来表示以外,有时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常见统计图有以下三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要认识统计图,并明确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和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过程。能根据绘

8、制出的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求平均数的关键,是要先弄清被

9、平均的数量是什么,总数是多少;以及要求的平均数是按照什么平均的,要平均分成多少份等等。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以上是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读后您收获多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