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44990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一、 基础知识。(57%)1. 口算。(15%)412= 7008= 2303=2005= 4302= 5700=406= 8300= 117=600= 1204= 2004=223= 1009= 4900=2.用竖式计算。(18%)1000-257= 678= 1068=2464= 3498= 4205=3. 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

2、8%)526300 299390022422432 3988320004030+403 392553924. (3%)是旋转现象的画“”,是平移现象的画“”( ) ( ) ( )5. 判一判。(5%)(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2)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末尾一定有几个0。( )(3)东东在明明的东南方向,也可以说明明在东东的西北方向。 ( )(4)汽车在沿直线行驶时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5)1885的积大约是940。 ( )6. 每个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用线连一连。(8%)4965 5046 3867 29082400 2500 2800 30007. 选一选。(4%)比

3、电话的 比电话的 250元4倍少一些 2倍多一些二、 实践探索(11%)1.先画线段图,再列式计算。(8%)品种 棵数苹果树 20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多10棵桃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5棵1、 梨树有几棵?(1)线段图:(2)列式计算:2、桃树有几棵?(1)线段图:(2)列式计算:2. (3%)北超市在广场的西北面,医院在广场的东南面,广场的西南面是工厂。(根据描述完成平面图)三、拓展应用(32%)1. (4%)每节车厢有108个座位,9节这样的车厢大约有多少个座位?2. 做1个灯笼需要82厘米铁丝,做4个灯笼需要多长的铁丝?(4%)3. 市南少儿活动中心游泳池长25米,小明每天游8个来回,一共游了

4、多少米?(4%)4. 金星电影院楼上有8排座位,每排有51个座位。楼下座位的个数是楼上的2倍。楼下有多少个座位?(4%)5. (4%)6. (4%)7. 三年级有5个班,其中4个班各有56人,另外一个班有54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4%)8. (1)小红和小明同住在一栋楼里,小红住五楼,小明住四楼,小红每天回家要走80级台阶,小明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2%)(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2 8_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

5、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72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6、。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模拟练习卷,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

7、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