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数学命题陷阱和易错题总结.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46483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数学命题陷阱和易错题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中考数学命题陷阱和易错题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中考数学命题陷阱和易错题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中考数学命题陷阱和易错题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数学命题陷阱和易错题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数学命题陷阱和易错题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考数学命题陷阱和易错题总结很多同学习惯于依赖知识点,但是往往掉进了中考数学易错点的陷阱,这类同学往往都是看到题马上就用知识点去解,忽略了问题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基本上都是看到题目很熟悉,想都不想就做,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问题那么这些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一定要了解清楚了关于做题,给你四点建议:其实早在之前突出的备考系列指导中,小编就为大家推荐过一些考试中常会用到的做题技巧和如何提高做题速度的经验方法,但是以下这四点你仍需要用心去理解:1.慢慢读题,至少两遍。2.验算工整,防止计算错误,也方便

2、检查。3.回头检查,主要是检查没有把握的题目。4.深挖根源。对粗心的相关知识点要梳理。重头戏来了,我们来看一下前两专题里的命题陷阱与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1.数与式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弄不清绝对值与数的分类。选择题考得比较多。易错点2:关于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的有关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易错点4:分式值为零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易错点5:分式运算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当分

3、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填空题易考。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易考。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精确度。这个知道就好!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2.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

4、O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降次的主要陷阱在于消除了一个带X公因式时回头检验!“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

5、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变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