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1139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计28分)1. 一盒巧克力共有15块,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 ,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 。2.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在 里填或=。当x=180时,x+ 58 63;当x=6.5时,0.7x 6.5。3.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 是真分数,当a 时, 是假分数,当a 时, 等于3。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8分米=( )米19分=()小时37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7时=()日5.

2、在0.75、78 、23 、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6. A、B是不为0的自然数,A=8B,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7. A、B是不为0的自然数,A=B-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8. 小明同学座位用数对表示位置是(5,6),则他前面一个同学用数对表示是( , )9. 1511 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10. 在直线上面的方框中填入假分数,下面的方框中填入带分数。11. 3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3个数分别是( 、 、 )。12.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 )( ) 。1

3、3. 某校规定用7位数为学生编学号,设定末位用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9713321表示2018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32号男生。那么 2018年入学的一年级六班9号女生用( )学号表示。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计5分)1. 下面每个图都表示1,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 )A B C2.生产同一种零件,甲要 小时,乙要 小时,丙要12分钟,甲乙丙三人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3. 下面哪一句话是正确的?( )A 12和45有公因数2 B 12和45有公因数3 C 12和45有公因数54. m+3=n+5,那么m( )n。(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5

4、. 一本书已经看了一半多一些,下面哪个分数适合表示没有看的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A、 B、 C、三、计算。1. 口算(每题0.5分,计5分)0.632= 4.80.6= 1.7+3= 26.2626= 490.25=1.2516= 9.632= 2-0.09= 1.65= 8.5-0.24-1.76=2. 解方程(每题2分,计12分)x-15.2=8 0.25 x=100 x0.7=3.9X4=160 X+0.35=7.25 2 X=10.043. 能简算的要简便计算(每题2分,计12分)0.36+9.60.32 2.91.4+20.25 3.750.3(1.34-0.84)9.85-(1

5、.99-0.15) 1.258.88 8.79.9四、确定位置。(3分+5分=8分)1.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每次旋转90,用C1、C2、C3分别表示C点第一、二、三次旋转后的位置,请用数对表示。C1( , )C2( , )C3( , )2. 右图是一个小镇的平面图(1)医院的位置在( , ),邮局的位置在( , )。(2)小学的位置在(6,4),在图上标出小学。(3)从小学到邮局,要向( )走( )格,再向( )走( )格。(4)沿着方格线画出从医院到邮局的路线。五、解决问题。(第1-5题每题4分,第6、7题每题5分,共计30分)1. 一个面积是48平方分米的三角形,它的底是6米,它的高是多少

6、分米?(列方程解答)2. 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长12厘米,宽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用方程解)3. 100千克花生能榨油40千克,照这样计算,(1)平均每千克油要多少千克花生?(2)平均每千克花生能榨多少千克油?4.一张长75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纸,要把它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且没有剩余,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5.甲、乙两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如果4月7日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他们下一次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日?6. 苏果超市门前的花坛中有月季花24盆,比茶花少5盆,月季花的盆数是

7、茶花的几分之几?茶花的盆数占两种花总盆数的几分之几?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

8、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7. 园林工人在长60米的小路两边每隔6米栽一棵树(首尾都栽),现在要改成每隔4米栽一棵树,那么不用移栽的树有多少棵?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