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66602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简评立足教材 考查能力 导向教学2018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数学试卷,以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结合本市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命题实施细则(数学)实施命题。试卷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布合理。考试范围涉及义务教育数学学习的四个领域,考试形式保持相对稳定,考试目标注意到层次性和相关性。考查内容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试题源于教材,立足数学通性、通法,具有公平性,既紧扣双基,贴近生活,又突出能力要求,形式多样,试卷在注意控制难度的同时,又有恰当的区分度,能对义务教育阶段

2、的数学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也有利于各类高中的招生需要。试卷在保持前些年命题思路的连续和稳定的同时,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试卷紧扣课标,试题源于教材1、考试内容分布合理,符合课标要求。四大领域内容所占比例恰当,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约各占40%,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占15%,课题学习领域内容占5%。其中课题学习的考查结合在前三大学习领域中进行,如在第19题中,考查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在第23题中,考查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2、试卷结构稳定,难度上升平缓。整份试卷中,三种类型的试题题量保持稳定,试题由浅渐深安排,起点低,上升平缓,基础知识题占到整卷的60%以上

3、,重点、主干知识仍得到重视。3、大部分试题的编制源于教材,试题情景自然流畅,合乎逻辑,无偏、怪、繁题,有些题则直接来自于教材问题的改编,如选择题的第4题,填空题的第14题,解答题的第17题等。据统计,今年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在初一的14个章节中,涉及了12章;在初二的12个章节中,涉及了11章;初三的8个章节则全部涉及.知识内容覆盖初中所学章节的90%以上,这使得试题既全面考查了数学知识、方法,又能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二、重视数学理解,考查双基能力1、继续重视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考查。试题关注数学的应用、关注数学教育价值,同时也力图使应用问题试题能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试卷第11题和

4、第20题中的数据,都取自官方网站,既具有权威性,也说明了这样的数学应用是符合实际的。第20题,既是对统计知识的考查,也是在引导学生关注2018年上海世博会。由于命题时间的限制,仅取得了上海世博会前20天的参观人数作为本题的数据,但学生、教师仍可以运用本题所考查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与过程,收集新的数据,获取一定量的样本,作新的估计,当新结论与试题结论不一致时,会产生新的思考,这对正确理解统计思维和确定性思维的不同,正确理解统计的意义与作用是十分有利的。2、考查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今年的试题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如第9题,对不等式组的解 2 2理解到位者,就能根据解的概念及题目信息,将解转化为:

5、 ,这即可解决问题。如第19题,理解几何曲线交点的代数意义者,能认识到交点就是两曲线对应的方程的解,这就能根据方程根的概念,通过验算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又如第22题,需要理解求BC所用的定理的条件,才能得出先证后算的解题思路或过程。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才有可能自如地应用和迁移,才不会停留在结论的表面形式而忽视其前提条件。这种数学理解靠题海训练是做不到的,试题的设置表达了这一观点,这涉及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追求,也涉及到教师的教学追求,是一种导向。3、重视数学能力的考查。以初中知识的运用为背景,考查数学能力,即在重视对初中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的考查中,试卷也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如第23

6、题,问题源于教材,考查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运用解三角形等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4题,综合二次函数、坐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知识,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这些问题,入手不难,计算要求不高,但对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的考查要求不低。三、产生正确导向,促进教学改进1、继续提供新颖、背景公平的初中数学问题,产生区分度,如第10题,第16题和第24题等,这类问题,入手不难,方法不惟一,能使考生在良好的考试心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

7、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在各类题型中,起步容易,梯度平缓,有利于考生渐入佳境,发挥水平,同时,试题源于教材,有较强的亲和力,能让考生产生可望又可及的心态。如选择题前4题,填空题前3题,文字量不多,教材背景明显,并以单一知识考查为主,能使学生在进入考试

8、答题后,基本没有多少阻碍,便以轻松的心情进入考试的状态。3、试卷注意到结合高中招生的选择性要求,精心设置了一些以能力立意的综合性试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合情说理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正确、灵活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材料与教材有关,但与训练量无关,这也是一种教学导向。“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

9、,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因此,试卷呈现的导向是: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效使用好教材,关注正确理解数学知识,重视培养数学能力。能在建立数学新知后,通过设计问题,促成学生的自主探究,促成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真正理解,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摈弃学生在没有理解知识下的重复练习,即所谓的数学题海战术,要舍弃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就传授的解法大全,倡导教师要设计一些促进数学理解、培养能力的学习活动,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分析问题等习惯的养成。这些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数学教学方式,积淀经验,也需要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考生反馈信息看,估计我市今年的中考数学的平均分较去年会有提高,试卷题量、整体难度都比较恰当,大部分试题都出得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减负增效,促进初中数学教与学方式的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