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707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语言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C语言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C语言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语言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语言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C语言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语言,在目前的计算机语言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C语言的简单介绍,了解到C语言的特征、特点以及其重要性。针对C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发现在我国现阶段的C语言教学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学生对于C语言的学习兴趣偏低。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对如何在C语言的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一些建议。在此,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讨论。 C语言 教学 学生兴趣 培养 G64 A 1003-9082(2018)09-0213-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计算机水平不断提高。C语言作为一种常见的计算

2、机程序设计语言,其对数据的描述能力较强,也可以用来编写高效的系统软件。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需求,许多学校纷纷选择开设C语言课程。在C语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完全地掌握了解其语法规则与设计程序,还要对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进行培养,以便为后来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但是,在对C语言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其所具有的知识点琐碎、复杂等一系列特点,许多初学者难以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地掌握与了解。这一现象的发生,导致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C语言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一

3、、简述C语言 1970年,丹尼斯?里奇在肯?汤普逊所研制出的B语言的基础上,开发出C语言。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具有简洁紧凑、灵活方便;运算符以及数据类型丰富;表达方式灵活实用;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对硬件进行操作;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可移植性好;表达力强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受到了程序员的亲睐,被广泛应用于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其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目前,C语言编译器普遍存在于包括UNIX、MS-DOS、Microsoft Windows及Linux等在内的各种不同

4、的操作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C语言的设计也对后来许多的编程语言,例如C+、Objective-C、Java等造成了极大地影响。 二、C语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新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在我国,一般大学新生在入学不久之后便会开设C语言课程。虽然说C语言课程是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入门课程,但对于广大大一新生来说,它仍然是陌生的。过去,我国一般采用应试教育的形式。如果仍沿用这一种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由于C语言课程的要求较高,程序性强,只有程序100%的准确,系统才会正常运行。否则,哪怕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不会促使程序正常运行,得出正确的结果。这种现象的发生,容易使学生在开始学

5、习C语言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普遍产生一种“C语言很难,我学不会”的想法,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产生厌倦感,甚至从心底里排斥对于C语言的学习,给C语言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2.课时量少导致教学任务量的增加 虽然说,效率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也需要时间的保证。由于我国高校学生学习任务量较大,导致学生学习C语言的学习时间较少。学生在对C语言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掌握C语言的编制过程,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枯燥无味,而又抽象难懂,经常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学习C语言的兴趣,致使课堂学习效率的

6、下降。教学工作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上教学进度,又不得不增加每节课的任务量,加重了学生的工作量。学生抱怨教师讲课太快,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教师为了赶进度,也苦不堪言。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C语言的积极性,还会影响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情绪,进而影响C语言的教学效率。 3.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 C语言是一门成熟的计算机语言,涵盖的知识点较多,覆盖范围较广,从开始到熟练掌握需要进行大量地记忆与练习,这需要大量的时间。由于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均没有涉及到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因此,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C语言的教学工作。因此,大多数学生在开始学习C语言时

7、,理解较困难,速度较慢。但是,教学工作者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工作,赶上教学进度,往往在一节课内讲解大量的计算机知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三、C语言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起源于动机,伴随着行动的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上的满足。这就说明了学生如果不能明白自己所进行的学习的目的意义,不能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就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对于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C语言教学工作者在对C语言进行讲解之前,应首先向同学们讲解C语言的重要性与实用性。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到C语言

8、并不是神秘、一无所用、遥不可及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一旦他们明确了解到C语言这门课程对他们未来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从心底产生对于C语言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对其进行了解与学习。 2.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概念和繁琐复杂的知识点中拯救出来,将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易于掌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转变了旧式的板书教学方式,更多地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使知识在科技的帮助下,

9、变得鲜活具体。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我国教学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规则中走出来,更好地理解掌握C语言。 3.选择合适的教材与编程工具 俗话说“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为完全了解掌握C语言,学校应给学生配置良好的编程工具与学习教材。现在,在我国教育市场上,有大量的C语言学习教材。每一个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校教师与学生的C语言学习教材。同时,由于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C语言相关软件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软件进行调整,以保证学生学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初学C语言的学生来说,建议使用Visual C+ 6

10、.0来进行C语言的学习。 4.采取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提出,倡导采取案例型式的教学。通过此种方式,号召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施之后,成效显著,现已被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教学工作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自主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由于案例教学法大多采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因此,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到编程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案例教学法对C语言的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需要教师积

11、极进行备课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 5.组织C语言相关活动 目前,在对C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纯课堂的教学方式。即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C语言知识的讲解。但是,学生真正掌握一门知识,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因此,学校应适时地开展一些关于C语言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成立C语言兴趣小组、开展编程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C语言知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增加活动的竞争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C语言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

12、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优秀的大学生,许多学校纷纷选择开设C语言的教学课程。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对C语言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C语言的知识点琐碎、难懂等现象而对C语言的学习产生厌烦感,导致C语言的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开展。针对这一现象,学校相关工作者应采取包括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与编程工具、使用案例教学法、组织C语言相关活动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来对其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孟凡杰.C语言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通讯世界,2018,(11)239. 2魏青.C语言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7)5806-5807.

13、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3王敏、陈永洲.C语言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111-112.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

14、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15、。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4张向阳、王颖.C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福建电脑,2009,(7)199-201. 贺伟,男(1980.12),汉族,籍贯,四川郫县,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