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纪实与反思.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7915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纪实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纪实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纪实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纪实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纪实与反思.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纪实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会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

2、,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写字比赛,二年一班的两名同学就参加了这次活动,下面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师看一看,他们的成绩如何? 生小林说“我已经写了20个字,我还要再写2个字。”小红说“我写了20个字。”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20+2。) 生2小林和小红一共写了多少个字?(20+20。)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20+2的? 生1我是用数一数的方法,往上再数2个数就是22。 生2我是用计数器来算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就是22。 生3还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先摆两捆小棒,表示2个十,再摆两根小棒

3、,表示2个一,2个十加2个一就是22。 师那20+20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生1我是想2个十加2个十就是4个十,4个十就是40。 生2我是用计数器来算的,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2个珠子,再加上2个珠子,就是4个珠子,所以是40。 生3还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先摆2捆小棒,再加2捆小棒,4捆小棒就是40。 师同学们说得都?蛭?他们俩表现出色,所以顺利进入了决赛,而此时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如果我们再来计算这两道题就应该变成25+2和25+20,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课本中的主题图设计同学们参加写字比赛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

4、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口算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目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唤起对已有知识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作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25+2”怎样计算,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1我是用数一数的方法来算的,25再往上数两个就是27,所以25+2=27。 师可以,还有想说的吗? 生2我是用计数器来算的,我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是25,加2就再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加起来就是27。 师非常好!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我们还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 师对,我们还可以借助小棒来解决这道题,现在就请同学们拿

5、出自己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可以一边摆一边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生摆小棒,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一股脑地把小棒堆到了一起,看不出先算的是什么)。 生我们先摆了25根,再摆2根。我是这样想的,把5根和2根加在一起就是7根,再加上20根,就是27根,所以,25+2=27。 师大家看看,我们能一眼就看出这是多少根吗?怎么办? 生不能,要按顺序摆,而且要把整捆的放在一起。 师听清楚了吗?一捆是一捆,单根是单根,让大家看清你的方法和思考的过程。 师哪个小组愿意再来试一试? 生3我是这样想的,先把5根和2根加到一起得7根,然后把2捆和7根合起来,就是27

6、根。 师为什么先把5根和2根合在一起? 生3因为它们都是单根的。 师为什么单根的就要放在一起呢? 生3因为5和2都表示几个一,放一起就表示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师你们说得可真好!掌声送给他们,还有谁跟他们的摆法一样?愿意再来展示一遍?(生展示,师板演。)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要先把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加。(板书个位相加。)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学会了计算“25+2”,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对,27就是小林一共要写的字的个数。 2.自主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明确算理。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想办法找到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你们真会学习。

7、你们能不能再借助手中的学具来探究“25+20”的计算方法呢? 师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也可以用写一写算式的方法来研究“25+20”的计算方法,并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汇报方法。 师你是怎样摆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我是这样摆的,先把整捆和整捆合起来得4捆,再把4捆和5根合起来得45根,所以25+20=45。 生2我先摆2捆和5根,再摆2捆,然后把2捆和2捆放在一起是4捆,再加5根是45根,所以25+20=45。 师这两名同学都清楚地表示出了他们计算“25+20”的想法,你们发现这两名同学想法的共同点了吗? 生都是先加整捆的,也就是先算20+20。 师

8、为什么要先算20加20? 生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是的,应该先算十位上的数,也就是先算20+20。(师同步板书。) 师那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用计算器来算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合起来就是45。 师没错,也可以用计数器来做。还有吗? 生我是口算出来的,20+20=40,40+5=45。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在计算“25+20”时先算十位上的数。(板书十位相加。)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同学们又通过合作解决了一个新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3.比较算式,内化算理。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找到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

9、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和同桌说一说。(生讨论。) 生左边是两数加一位数,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而右边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 师你们说得真好,很会动脑思考,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用一句话?f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师板书相同数位相加。) 在口算时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关键是要看清加的是一位数,还是整十数。如果是一位数就要加在个位上,如果是整十数就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了探索成功的快乐。比较“25+2”和“25+20”的不同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步感受“几十

10、和几十相加,几个和几个相加”的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熟练方法 1.摘苹果。 师同学们,只有算对结果的同学才能摘下苹果,哪个小组的同学想来试一试? 师这组同学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现在来看第二题。 2.解决问题。 师谁来读题? 生男生有23人,女生有20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列出算式并解答吗? 生20+23=43(人)。 师真好!我们一起口答。 生一共有43人。 3.帮小鸟找家。 师接下来第三题,帮小鸟找家,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 生能。 师谁来试一试? 生151+10是61家的。 生235+40是75家的。 生393+4是97家的。 生444+4是48

11、家的。 生542+4是46家的。 师73加几才能回到93的家呢? 生2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用93-73=20。 师真棒!算得非常准确。 【设计意图学生练习的过程不应是机械的训练过程,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我适当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

12、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

13、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

14、获呢? 生1我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生2我知道了要相同数位才能相加。 生3我学会了这种方法,在以后的计算中可以算得更加准确了。 师同学们真棒,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