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发展”在教学上三个重要方面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8695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与发展”在教学上三个重要方面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与发展”在教学上三个重要方面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与发展”在教学上三个重要方面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与发展”在教学上三个重要方面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与发展”在教学上三个重要方面的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与发展”在教学上三个重要方面的思考 摘要:近20年来,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给中小学的教育注入了一股活力。教学改革使得教师们重新审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弘扬学生做为现代人的独立精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从而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意在使学生由学会数学向会学数学转化。 1从学生角度思考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发展的承受者。发展是学生内部的自我运动。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发展的可能性,第二是发展的现实性。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学

2、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性既是教育教学的前题,又是教育教学的结果。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都必须充分唤起学生作为主体的觉醒,不断完善其主体意识,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 其次,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活动。自主性活动是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体现和反映。教师必须把学生的自主性活动贯彻到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之中,能力只有在需要该种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 2从教学方法角度思考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媒介,是教学与发展关系的中介。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发展功能主要依赖于教学方法去落实。教学方法的发展性要求我们树立起现代教学方法的新观念。 第一,教学方法

3、的整体性。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法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教师与学生二位一体的活动,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学。忽视学法,教法就要失去其针对性,减弱其实效性。统一的着眼点是教会学生学习。 第二,教学方法的过程观。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最终是学生完全独立,教师作用告终。 第三,教学方法的情感观。教学方法的情感化是培养学生爱学、乐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需要。传统教学的主要常见病之一就是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正如前苏联

4、教学论专家斯卜特金所说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有“乐教”精神,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科目,树立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的教学观,让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都体验到克服学习困难的“精神满足感”。 3从教师角度出发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当前,阻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深层因素是教师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第一,知识老化,能力不足。知识老化

5、表现在教师对新知识、新事物感到陌生,即使对传统的教材内容也只停留在“懂”的程度,不能融汇贯通,驾轻就熟。第二,教学理论的修养差。许多第一线的中学教师认为教育理论是空谈、没用。由于长期忽视教育科学,许多教师缺乏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他们对教育活动的规律了解甚少,又无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因此也就缺乏利用教育科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 但我认为,尽管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大谈素质教育,但由于高考制度尚未根本改变,各地对各校、各校对各教师的评价仍以学生成绩为主,所以应试教育的做法有增无减,许多中学周六甚至周日都在上课,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也疲劳不堪。正是由于当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使得教育科学在大面积

6、提高学生能力、成绩上表现的不显著。同时,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又紧紧围绕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即学生的考试成绩。大多学校只重视眼前的成绩,根本不顾学生的身心、能力上的发展。当然这对许多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大到高考、小到一次期末考,各地各校都在比成绩、比上线数。教学改革在许多中学中并不是被鼓励的作法,甚至被看成一种“异端”,被打击,被孤立、被讥笑。 出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许多教师不要学习教育理论照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受到学校的好评和表扬。我曾听一位校长这样说,我喜欢老黄牛式的教师,我不喜欢凭着小聪明“胡”教书的老师。许多学校对搞教学改革的教师就是这样评价的。所以我认为,许多专家认为中学教师

7、缺乏教育理论,不愿学理论,这种观点有些片面。改革应自上而下,只有真正改变了教育的大环境,改变了人才的选拔方法、方式,才能最终影响到各级各类学校,使教学改革成为一种风气,一种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所以我很佩服和我一起搞教学改革的全国同行们,搞教学改革是要有很大的勇气和决心的,又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学习教育理论。但我感到悲哀的是,现在的教学改革在许多地方还是一种个人行为,由于交流的少,所以很难有大的突破。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许多教学改革都无法坚持下去,甚至回到老路上去。 为此,提高教师素质也就成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改革高考制度,改变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成了影响教师提高全面素质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我认为改革应自上而下搞起,而且一定要彻底。大家不妨看看身边,国家制定了不少的教育法规,但在中学、小学中许多却成为一句空话。如果该种情形继续延续下去,中学中许多有为教师将失去利用教育理论进行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