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9469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朗读时用语气、语调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深沉的感情。 2.理解两首诗优美的意象、意境。初步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3.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乡愁”的内涵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鉴赏诗意,领悟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演示法,谈话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乡愁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现代诗人也写了不少感人的作品。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台湾与大陆的人为隔绝,许多中年以上、曾在大陆生活过的台湾诗人,写了大量的乡愁诗。其中余光中与席慕容的同题诗乡愁受到海内外华

2、人的广泛喜爱和强烈共鸣,堪称代表。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青年?r于四川就学,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修读外文,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创作,也曾到美国和香港求学、工作。他是学贯中西的学者、诗人和散文家,久享“诗文双绝”之美誉。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席慕容,祖籍内蒙古乌兰察布旗。当代诗人、散文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9年由南京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毕业于台湾师大艺术系、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诗集有七里

3、香、无怨的青春等。她的抒情诗柔情缠绵,诗意浓郁。 三、朗读、分析、欣赏 1.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的一生处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与亲人的聚散离合无数次折磨着情感细腻而敏感的诗人。这首诗就是他的真实体验。欣赏配乐朗读录音。 (1)学生初读,投影展示停顿和重读。 (2)反复诵读,体会这首诗的特点。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 提问这首诗在组织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时间上大跨度,空间上大跳跃。 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每一节诗的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怎样用朗读的语气、语调来表达这些不同? 全诗四个小节,写了不同年龄的不同乡

4、愁,抒发了母子情-夫妻情-爱国情。小时候离家读书,只有通过一封封书信诉说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邮票”成了乡愁的载体;长大后,诗人远渡重洋,赴美求学,对妻子的惦念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把母亲与儿子永远隔开;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分开了。 读第四节诗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什么画面?第四节与前三节有什么不同?对主题有什么作用? 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思亲、思乡上升到民族与国家的高度。主题升华,比一般的乡愁诗更深刻,更有高度。 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的? 从“邮票”到“船票”到“坟墓”再到“海峡

5、”,载体越来越大,乡愁越来越沉。如油画的着色,一层层加深,那色彩便是乡愁。 意象的使用在诗歌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由于选择了恰当的意象,托物抒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 “小小的”的邮票沟通这母子间的牵挂;“窄窄的”的船票凝聚着新婚夫妻焦急而甜蜜的等待;“矮矮的”坟墓渗透着生离死别的痛苦。 “浅浅的”却无法逾越,可见隔断两岸的不是海峡本身,而是人为因素。四个形容词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情绪。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表数量的词语也运用得很准确。 你读这首诗能感

6、受到它的哪些美? 结构美 四个诗节格式相同,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匀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短句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音乐美 诗歌采用了诗节排比和间隔反复的修辞,节奏感强,形成一种回环往复、韵律和谐的美。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唱三叹,和谐优美,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感情基调。 从这首诗来看,余光中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乡愁情绪,他的乡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2018年9月,余光中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和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采访,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他还说“莫为五十年的政治,

7、抛弃五千年的文化。” 余光中自己还承认,他的诗歌在赴美留学期间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摇滚乐的影响,比较注意节奏,因此也容易被作曲家看中谱曲和演唱。 2.席慕容的乡愁 朗读席慕容的乡愁,这首诗中用了哪些意象? 用“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和“没有年轮的树”这三种意象来表现乡愁。 三节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 第一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隐喻出游子每时每刻都在对乡音的怀恋中度过,从未间断。第二层写乡情的惆怅,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水却又隔着一层迷迷朦朦的云雾,观不清更诉说不明。以上两层通过乡音缭绕、乡情缠

8、绵过渡到诗的第三个层次乡愁的永恒,没有年轮的树永远长青,故乡在游子心中“永不老去”。新奇的比喻显示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缠绵的情思表现了女诗人所特有的细腻。 3.比较两首诗。 都表达乡愁的主题,道出了远离故土的游子们的共同情感特征。都用了优美的意象。 所用意象不同。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余光中的乡愁侧重写乡愁的延续、发展,席慕容的乡愁侧重写乡愁的永恒不绝。前者是“岁岁年年愁不同”,后者是“乡愁绵绵无绝期”。 四、补充课本以外的乡愁诗句。 余光中的许多诗文中,都弥漫着乡愁情绪。如当我死时浪子回头春天,遂想起丛母亲到外遇 席慕容的许多诗中也有乡愁诗句。如狂风沙长城 其他诗人的乡愁诗。学生也可以自己补充。

9、 国殇 于右任 一九六二年春写于台湾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五、作业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

10、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阅读余光中和席慕容和其他作家的乡愁诗,并背诵。 欣赏表现乡愁的音乐作品。写一首诗,给你最想表达的人,要求使用比喻的手法。 结束语 让我们期盼两岸不再隔绝,亲人早日团聚。使诗人不再苦吟“乡愁”,而是歌唱“乡恋”。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

11、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