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案例教学“P―S”教学法的创建运用与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194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案例教学“P―S”教学法的创建运用与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案例教学“P―S”教学法的创建运用与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案例教学“P―S”教学法的创建运用与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案例教学“P―S”教学法的创建运用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案例教学“P―S”教学法的创建运用与探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案例教学“PS”教学法的创建运用与探索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PBL教学理念和三明治教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创建了具有多重优点的“P-S”教学法,并且将该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文中详细论述了“P-S”教学法的几个关键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并且将学生的评价展示出来,希望该教学法能够得到关注和广泛运用。 中医内科;案例教学;“P-S”教学法;运用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落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提出,对当代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微讲座等教学形式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学生们有了无比广泛的学习资源和空间,他们可

2、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任何感兴趣的课程,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高校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能够真正从学生角度设计好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留住学生在课堂的心。笔者作为中医院校的在校教师,主讲课程中医内科学。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充分思考了多种教学方法与大班教学的特点后,糅合了当代PBL的教学理念,同时结合三明治教学法的一些优势,整合为“P-S”教学法,即“PBLSanwich”教学法。该教学法既有PBL课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融合了三明治教学法的特色,提高了大班教学学生参与度低的硬伤,是大班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尝试,目前已在笔者学校试用了2年,学生反映极

3、好,并且学生的综合能力无论在考试成绩还是临床综合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他是基于问题的设定,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PBL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

4、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但是,PBL教学有其局限性,最为重要的就是PBL适合小班教学,最好人数在10人以内,这样可以比较好的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融入到整个讨论之中。 三明治教学法(Sanwich)起源于英国,它的主要教育理念是通过理论实践理论或者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它有其独特的课堂组织形式,倡导老师少讲,学生多讲,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到大班教学当中。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尝试将PBL与三明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现将P-S教学法的实施理念和实施要点

5、进行系统的阐述。 一、课前准备 1.课前教学设计 要想将PBL理念的精髓发挥出来,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课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的特点是案例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案例提供的线索和知识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铺展开来,学生在对案例的逐步深入的挖掘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案例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载体。如何编写好案例,并且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有计划的分配在案例中,这是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慎重思考和仔细琢磨的。 2.案例编写要点 一个成功的案例教学,必须能够首先吸引学生的眼球,然而,目前临床病历式的案例学生最不感兴趣,他们需要生活化的,真正丰富有趣的案例语言,因此,

6、在我编写教学案例时,总是会给每一个案例增加文学色彩,让枯燥无味的病历语言变为生动活泼的文学案例,这需要教师的辛勤努力和文学润色。其次,案例要像连续剧一样逐渐展开,我会把案例像放电影一样分幕展开,在每一幕有不同的知识点和知识目标,需要学生像侦探一样在每一幕发现其中隐藏的知识点和“剧情”(知识目标)。第三,为了不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盲点,需要教师在案例编写结束后制作教师版案例教学教案,根据教学目标再次审查案例体现和隐藏的教学内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些知识点的体现。第四,在每一幕案例结束时提出问题,该问题一定要涉及该幕案例中重要的知识点或者知识目标,促使学生进行分析解决。案例的长度最好分为4幕,

7、经过2节课90分钟的讨论可以完成。 3.提前发放案例 对于需要进行案例讨论的班级,适当提前发放案例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提前发放案例可以给学生以准备时间,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案例,从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从而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且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部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检索文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比较懒惰的学生,他们自然会在课堂上出现知识的盲点和不知所措的情况,通过和其他学生的对比,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知耻而后勇,在下一次的学习和讨论中变得认真和努力。其次,在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在课堂上的讨论时间里,他们会更加积极的发言,产生更多的学术争鸣和知识火花,因此提前发放案

8、例很有必要。 二、课堂组织 1.教学分组 “P-S”教学法的课堂组织主要借鉴三明治教学法的课堂组织形式,即在课前进行好分组,比如56人的班级,可以分为7组,每组8人,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组别和编号。 2.教师导入 在课堂开始后,教师就今天要讨论的案例进行导入,导入要新颖,经过设计,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随即展示案例,每一幕供学生讨论的时间约为10分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场,重点发现每个小组中发言最积极和最不积极的学生,并在课堂表现记录本上进行记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

9、“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分组讨论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

10、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在案例展示后,以各个小组为单位对案例问题进行讨论,讨论范围除案例问题外,可以是小组成员经过案例剖析后发现的新的问题,小组成员要进行交换意见,并在10分钟内初步形成组内观点。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