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的设计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93318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的设计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的设计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的设计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的设计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的设计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泰饮食文化交流课的设计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饮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跨文化交际中,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思维,准确表达汉语。本文以中华饮食文化研究及中泰饮食文化对比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以泰国本土学生为教学对象,结合教学分析,探讨如何在对泰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更好地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并以中华饮食文化为教学内容设计专题教学。 饮食文化 中泰对比 中华饮食文化教学 对比教学法 一、前言 随着泰国公主诗琳通学习汉语和访华频率的提高,泰国纷纷掀起了“汉语热”,全民开始学习汉语。其中中华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要了解透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2、,饮食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给汉语词汇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本课题为泰国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更深入地学习汉语提供一些帮助,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思维,理解相关汉语的表达并准确地运用。 二、中华饮食文化特点与中泰饮食文化对比 (一)中华饮食文化特点 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指出了古代汉族的饮食结构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粮食在所有的饮食材料中处于首要地位。其中,南方主食水稻;北方则有栗、黍、麦、菽等。另外,在中国少部分种植玉米、青稞、高粱、土豆、红薯等杂粮。而地域特色以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

3、湘菜、徽菜的八大菜系为主。而中国很讲究烹调。烹调是制作菜肴的一项专门的技术,就是将经过加工整理的烹饪原料,用加热或加入调味品的综合方法,制成菜肴的一门技术。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烹调方法非常丰富,有煎、炒、炸、爆、熘、蒸、熏、烧、焖、扒、烩、炖、涮、卤、煨等。这些美味的菜肴主要用铁锅铁铲烹饪,用瓷器和筷子来盛餐,进餐。 (二)中泰饮食文化对比 泰国与中国同属亚洲经济文化圈,一衣带水,饮食文化方面多多少少有些渊源,但又各具特色。本文把两国的饮食文化进行对比,面对来自泰国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了解中泰饮食文化的差异有益于他们对汉语的深入学习,更有益于我国对泰的对外汉语教学。以下是研究之后的对比表格 三

4、、对泰国学生的饮食文化教学分析 (一)对泰国学生的饮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及对比教学法运用 1、文化教学及重要性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学好一种语言的同时也是学好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美国语言学家拉多(1964)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文化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因此要想更好地学习汉语,更深入的交流,就必须学好学习中国文化,而且完全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也是不存在的。 2、对比教学法的运用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我们自己本国的文化与欧美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同样,泰国学生

5、在学习汉语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将中国文化与泰国文化进行对比。有对比才能发现差异,有对比才能进步,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展开教学,指出他们的不同或相似之处可以除去学生因自身文化的影响而带来的对中国文化的成见。 (二)饮食文化教学手段运用及活动设计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实践经验告诉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对泰学生的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泰国学生的思维是开放式思维,喜欢自己去接受事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内容直观生动。就如你讲一道菜如何如何的精美如何让人垂涎,学生没见过,都是一头雾水的,这时候

6、一张照片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了。 2、教学专题设计筷子与中国文化 课型专题文化教学课(讲授+实践)(教学语言为泰语和中文) 教学对象在泰的中学生(初级班学生) 教学内容筷子的历史,筷子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需要注意的礼仪 教学目的学生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并动手演练,能够用筷子吃饭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实践法(游戏+实践) 教学时间课堂50分钟(30分钟教学+20分钟游戏)+课后实践20分钟 教具PPT课件,竹制筷子(每人一双),纸团 教学过程简纲 环节一介绍筷子的历史及筷子的使用方法。(使用PPT) 环节二动手试一试。 环节三游戏比赛。用筷子传递纸团。 环节四和学生一起到食堂用筷子吃饭 四、

7、结语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研究中泰饮食文化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泰国的饮食文化特点,通过饮食文化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总结我们自己的饮食文化特征。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中泰饮食文化的差异,在生活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礼有节;在教学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 1吴瑛,阮桂君.中国文化在美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效果调查以匹兹堡地区孔子学院为例J.学术交流,2018(10). 2王春华.泰国的饮食习俗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8.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8、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

9、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彭景.泰国饮食散记J.中国烹饪研究,2018(2)51-56.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4李毅.泰国饮食特色的“中国元素”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8. 5廖茜茜.

10、关于中华饮食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探析.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2018.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

11、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