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44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活动的重要要素,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设计的原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于院校教学设计中的作用,提出了在教学设计中合理应用术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程就是教学者,通过对学生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考虑如何合理高效的使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1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学习过

2、程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领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因为学习是一个建的社会过程,所以要求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设计一定的情境,在设定的学习情境中,学员之间,师生之间都互协作,形成有意义的知识的建构。在现代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学习环境的设定。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应用信息机技术进行虚拟环境。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不是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它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不同于自己观点的方面,更全面的进行知识的建构。所以建构主视合作学习,不同

3、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得理解更加丰富与全面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它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如人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情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它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学习者的学习

4、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种最终目标来进行。 2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2.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情境是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条件,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良好的保持,使兴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信息技术通过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途径进行信息的传播,使得教学内容表现更加象,表现手法多样化。 2.2提高学生综合信息处理能力 人体接受的外部信息大约70%来自眼睛,听觉、嗅觉、触觉等其它加起来占到

5、30%。视觉信息传播的形式可以达到最大的传。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生动的图像视频资源,创设逼真的虚拟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和想象拟现实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情境。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视频的、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等各种信息资源进、加工、利用、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 2.3可以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是学生主动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意义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积极性,学生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利

6、于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在适合的学习情境下,能充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对各类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加工处理,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符合教学规律原则 教学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的过程,在教学中无论是使用的理论、观点还是使用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都必须科学正确,必须符教学规律。所以教学中的信息资源要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设计思路、结构特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结构形式要符合教学原则等。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应该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 3.2适度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优点是表现的内容丰富,视听效果好,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7、应用不能只注重花俏的表面形式。式大于内容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率。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3协作性原则 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情境下,学习者之间,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是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强调学生间、师生间的协作。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获取新的体验,又能将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体验等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教师与学生动、互相促进的状态之中。 教学的关键在于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员掌握知识的培养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帮助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极好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