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语言教学法及其应用探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243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语言教学法及其应用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语言教学法及其应用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语言教学法及其应用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语言教学法及其应用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语言教学法及其应用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语言教学法及其应用探析 摘 要 全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理念对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秉持整体主义价值取向,强调语言教学情境的真实性、积极的学生和教师观以及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对我国语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全语言是20世纪80年代在北美崛起并很快风靡语言界的一种语言教学理论。它源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阅读教学,后发展到语言教学全过程,再由Goodman和Freeman等人移入第二语言教学,形成一套关于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原则。目前全语言法以其显著的优势深受世界各国关注。本文以全语言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对我国语言教育的一些启示。 一、全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全语言教学始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理

2、论基础是语言习得和自然发生的读写能力以及相关学科,如构建主义心理学、认知和发展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等。从字面上看,全语言就是指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学和教。全语言教学是一种关于学习本性的信念系统,即如何在课堂上和学校里培育学生学习的一种信念系统,或是指一种教学环境,在这种教与学的环境中开展全语言教学活动。换言之,全语言教学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的一种教育理念。 二、全语言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语言学习由整体到部分。全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语言各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即全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全不是全部,而是不可分割。听、

3、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综合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之间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应该同时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目标语大范围包围学生, 以便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置于较大的交际环境。学生只有在读写完整文章、讨论对他们自己有意义的题目时才能对学习感兴趣。故全语言法强调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沉浸在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活动中。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全语言教学面对的是全学习者,即学习者的全部,包括他们的需要、兴趣、特长及其弱项。它必须是为了学生,反映学生的需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帮助他们克服弱点。因此,全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向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

4、学生,熟谙他们的身心和语言发展过程, 从而设计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归纳直至内化语言规则。 (三)重视合作学习。全语言的合作学习理念源于“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指语言学习者在帮助下能做到的与不需要帮助能做到的之间的差距。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这种帮助来自外语教师以及水平高于自己的同伴。在全语言的课堂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他们经常进行社交活动,如一起阅读、小组调查等。这种社交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语言的发展提供原材料。 (四)运用自然的语言情景。语言能力是通过与他人语

5、言交际、思想交流习得的。只有将语言知识与技能融入自然的语言环境,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循序渐进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全语言教学中,教师将语言练习按从易到难梯次分布,使学生从已知到半知再到不知, 由此激发想知的欲望。如教授用英语表达“道歉”时,可通过录音、情景体验等为学生提供丰富范例,使其接触大量有关表达;然后设计更多情景,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尝试将其运用到真实的语境,随后再指导他们总结与归纳;最后,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情景,巩固这一语言功能,实现有效的语言习得。 三、全语言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转变对语言的基本认识。传统的语言教学认为语言由要素和规则组成,掌握这些要素和规则便学会了语言。这种还原

6、主义的观点忽视了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意义交流。只有在全语言交流情境中,儿童才能真正用语言表达意义,封闭机械操练语言要素的环境不利于儿童的语言习得,因为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一旦被分割就不再是语言。 其次,改变语言教学的传统观念。要从重视技巧和训练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创造整合的整体性语言环境的教学。对语言教学而言,重要的已不再是利用读本、孤立的词和技能进行传统的操练,而是设计一体化的整体语言环境,引导儿童思考文学作品、理解意思和评价观点。在这其中,技巧并未被摒弃,而是在儿童个性化的表达中获得自然展现。 再次,重塑儿童的学习文化。全语言教学允许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儿童的学习。儿童的学习不是以考试为目的的训练和练习,儿童不是一个为考试而存在的工具。教育必须关注儿童学习的意义,保障儿童学习权利的实现,创造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结,使学习成为儿童内在精神成长的历程,通过学习促进儿童作为整体的人的实现。 四、结论 全语言法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方法,认为语言教学应从整到零,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意义,体现师生、同学间平等互助的关系,确保因材施教的落实。但全语言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其局限性。如过分强调语言的自然习得,要求抛开教材按照主题组织教学,实施方面的困难等。总之,在我国全语言教学的应用尚需广大学者不断探讨与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