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361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政治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探讨 作为中学政治课程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所在。下面我将想法总结如下: 一、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在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我们衡量学生学习的好与差标志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熟记程度,也正是教师这种过于对政治课程知识性的认知,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只是片面性的。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教学中,不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影响到了政治课堂结构的改革,成为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改革和优化的拦路虎。这就需要我们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

2、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的方式。 政治课程因材施教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只是导师。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

3、学习时间留个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的理念。但是,最为政治教师要意识到,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的目标的确立提供可靠的、详细的资料。 二、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

4、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形成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

5、以把课堂模拟成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的方式。 三、新方法教学的应用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 四、重要的学生学习过程 (1)课前做好准备。课前准备是有效的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

6、的保障。此准备包括思想准备和学习资料用具的准备。前者为精神准备后者为物质准备。认真听。听老师的讲解分析,听同学的发言、争论、辩论、质疑等。仔细想。想问题的前因后果、想事物的逻辑联系。好发言。有观点要表达、有质疑敢提出。勤笔记。 (2)课后及时复习。及时复习,通过多种练习题型,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调动自己积极思维,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记忆,达到理解、掌握教材之目的。全面总结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知识体系的主干,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类形成一张较牢固的知识网络。这样集中复习,不但记忆牢固,而且明确其所属,便于应用。当熟悉的知识一旦被充分运用并与实际联系在一起就真的不容易忘记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背景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只是可被定义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差异化培养让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与拓展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