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5153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灌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正确把握“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丰富“灌输内容”,创新“灌输方法”;营造良好的“灌输环境”,提升“灌输主体”和“灌输客体”的自身素质。 一、“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目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服务于促进经济建设,推进“四个全面”的新要求,也面临着与新媒体新舆情下的“杂音”“噪音”斗争的新挑战。“灌输论”是思想政

2、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坚持马列主义先进理论对无产阶级的灌输,我们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是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理论和先进政治意识的灌输,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科学理论的灌输,才能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 其次,坚持外部灌输与内在消化相统一,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应对新媒体新舆情下的“杂音”“

3、噪音”斗争带来的新挑战。 最后,通过灌输帮助学生产生先进思想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并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二、“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现状 目前,由于人们对“灌输”存在不少误读,质疑“灌输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致“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在“灌输内容”方面一方面,在全球化带来的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人们开始质疑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存在的合法性,以致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内容”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利益至上

4、、金钱万能、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潮的冲击下,人们开始否定甚至嘲笑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核心价值体系。 其次,在“灌输主体”和“灌输方法”方面有些教师作为“灌输主体”,由于没有全面深入理解“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在“灌输方法”的具体运用方面存在不少误区。要么是拒?使用“灌输方法”,对学生放任自流,或一味迎合学生,没有起到主导和引领作用;要么是错误生硬地使用“灌输方法”,只从外部“填鸭式”硬性灌输,只注重经典理论的说教,没有注意外部灌输与内在消化相结合,没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最后,在“灌输客体”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新的传播媒体,作为“灌输客

5、体”的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各种信息,自主选择各种微课。新的思潮和新的媒体往往比传统的经典理论和生硬的理论说教更能吸引学生,以致学生要么“逃课”,要么上课时“人在心不在”。 三、“灌输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把握“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 “灌输理论”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的论述当中。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论述中就包含了灌输的思想,但没有详细深入的论述。其次,考茨基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基础上,把“灌输理论”科学化、系统化。他强调“先进的社会意识不是从革命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而是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1。最后

6、,列宁对灌输做了全面系统、具体生动的阐述,指出“从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并“不仅仅是指向工人提供解答某些问题的现成结论,最重要的是指引导工人群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很重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对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思想和理论的灌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灌输理论。归纳起来,“灌输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1)先进思想意识不会自发产生决定灌输的必要性;(2)科学社会理论和先进政治意识是灌输的基本内容;(3)外部灌输与内在消化统一是灌输的基本方法。3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正确运用“灌输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

7、05 方案的4门必修课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贯彻落实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课程。在“概论”课的教学中坚持“灌输论”,就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先进理论的灌输;就要坚持外部灌输与内在消化相统一,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要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作为灌输主体应以坚定的信仰、丰富的学识、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二)丰富“灌输内容”,创新“灌输方法” 在“灌输内容”方面

8、,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引领,同时针对全球化带来的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至上、金钱万能、极端利己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应与时俱进及时回应各种质疑,在理论上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在“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既要结合革命斗争的具体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等先进思想理论如何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时更要结合改革开放、精准扶贫等具体案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果。在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先进性和指导性,回应“过时论”的质疑。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结合先进人物和反面人物的案例,在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