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和对策研究述评.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611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和对策研究述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内外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和对策研究述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内外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和对策研究述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内外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和对策研究述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和对策研究述评.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和对策研究述评 【摘 要】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围绕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展开的调查和对策研究情况,指出国内调查重视发现规律,国外则重视围绕具体问题开展深入调查;我国的对策研究偏重发表意见,相应的实际行动较少等问题。期望通过比较分析,改善调查和对策研究中的低水平重复现象,促进我国相关研究向高水平发展。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3-0020-04 谈到生活方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以及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世界观等精神生活。本文所指的网络生活方式可定义为,网民在使用多种多样的网络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与

2、其物质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具体到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则需要关注学生使用的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娱乐、交友等网络应用及其对学生身心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在互联网出现近20年的今天,网络深刻地变革了大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而言,上网行为对其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指年龄在 625周岁的网民)为1.9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其中,处于在学状态的网民数为1.1亿,在青少年网民中占56

3、.2%。 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现状开展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了引导调查方向,提升调查水平,有必要对近年来的相关调查进行梳理,并对建议和对策进行整合、提炼和聚焦。 国内外学生网络使用现状调查研究述评 1. 我国的相关调查研究 自2001年起,国内研究人员就开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开展实证研究,最初是面向大学生的调查。2001年,天极网调查了200名来自清华、北大等全国十所高校的学生,涉及专业包括理工、文学、外语、经济、管理、师范类等,问题总体上分为四大类:对网络的总体关注情况、互动交友及喜好取向、对网络服务的看法和对网络中某些现象的看法1。紧

4、接着,2002年,河北建筑科技学院联合华北水力水电学院、邯郸师专等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网络道德” 调查,这次调查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2。从调查结果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发展个人爱好等。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高、网络知识欠缺及对网络过分依赖等问题。2004年,张文对湖南5所高校500名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上网经历、上网动机、上网费用、上网场所、上网收获、网络认知等,得出“网络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都产生了深刻影响”3的结论。2005年,宋志英抽取通化师范学院8个系360名学生作为样本,对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等进

5、行了调查4。2008年,在衡阳市5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中进行的调查解析了“大学生喜欢在哪里上网”、“网络对大学生影响有多大”、“大学生对网上真情信多少”、“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对未来网络有何建议”等问题5。 面向中小学生也有过类似的调查。2005年,Chao CY调查了来自台湾79年级的3500名初中生,以了解他们在网吧中的行为和社交技能的获得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学生的社交技能显著地受其在网吧中行为的影响6。2009 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该市3200名学生网络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重庆市中小学生上网的总体比例较高,占94.86%,首次接触网络的平均年龄为9.7岁。

6、家长是否同意孩子上网、孩子是否去网吧上网与孩子的网瘾倾向性显著相关7。 此外,2010年初,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排名前三的青少年网民娱乐应用分别是网络音乐(88.1%)、网络游戏(77.2%)和网络视频(67%),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网民(18周岁以下)网络应用娱乐化特点更为突出。 七成的未成年网络游戏用户的父母对于网络游戏没有明确的态度,超过三成的未成年网络游戏用户在学校并没有接受过网络游戏相关的引导。分析结论认为,青少年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最终形成,判断力和自制力较弱,校外教育机

7、构应为推动青少年学生群体网络应用结构的优化与健康做出努力8。 2009年10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开题。该课题计划从网络学习、网络社交、网络娱乐和网络交易四个方面,以及通过这四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意识、习惯和价值取向等,来研究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大学生网络游戏对策研究、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现状及教育策略、高职女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理工院校学生网络娱乐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分析、网络学娱方式对师范生英语能力的影响及促进机制研究等23个课题作为其子课题立项并开展研究工作。 整体来看,上述调查遍及我国

8、大部分城市,所有学段的学生均有涉及。但问题是:小样本调查多,特殊群体调查多,大规模调查少;针对大学生、职校生的调查多,针对中小学生的少;调查内容集中在与使用网络相关的一般性问题和网络成瘾相关的问题上,并非对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和采样方法不规范的多,严谨、科学的少,可信度不高。 2. 国外的相关调查研究 近几年来,其他国家也开展了学生使用网络情况的调查研究,但其中与网络成瘾(又称IAD)现象有关的调查居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 2005年,美国Ybarra ML的调查指出,美国超过90%的1218岁的年轻人使用网络。其中,针对1501名1017岁的青少年展开的互联网安全调查显示在

9、线寻找色情图片的年轻人中,87%在14岁以上等分析结果9。2006年,韩国Kim K调查了1573名城市高中生,得出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6%,38%具有成瘾的可能性,网络成瘾组中抑郁水平和自杀意识是最高的结论10。2007年,韩国Ha, Jee Hyun针对452名学生的研究主要为了评估青少年中抑郁、酒精依赖、强迫症与IAD的关系11。2007年,英国Sandars, J.在3000名医学专业学生和3000名执业医师中就Web2.0技术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生都感兴趣并熟悉Web2.0技术,如播客、即时通讯、社会性网络,却很少使用,故应加强Web2.0技术的培训12。2008年

10、,土耳其Kurt, Dogus在254名职业学校学生样本中调查了学生个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13。同年,罗马尼亚Stefanescu C对雅西市245名1114岁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并阐述了网络成瘾与社会化、学业成绩、个性的相互影响14。2009年,挪威Bakken, Inger Johanne对1674岁的3399例成年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与网络成瘾具有相关性的因素包括男性、年轻、大学教育水平及经济状况不佳15。另外,日本、印度、法国等都在学生的网络使用问题上展开了类似的研究。 国外来自不同国家的围绕学生使用网络的调查表现出水平不一、差异较大的特点,一些比较具规模、比较严谨的调查通常与某一具体的热点研

11、究问题有关,如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网络性犯罪、网络新技术等,目的性较明确。 国内外学生网络使用对策研究述评 1. 国内的对策研究 大量国内学者对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都提出了建议,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个体的建议。青少年学生需要注重培养成熟心理品质、积极的自我认知、个人的自尊自信、有效的压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16。各种对策中,针对大学生的建议占最大的比例,建议中一般会提到:要引导和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意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二是对家庭教育的建议。提供给家庭的建议包括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了解

12、子女身心特征、修正家庭教养方式、制定家庭规则、努力了解网络知识等17。 三是对学校教育的建议。(1)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载体,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力加强各种网络教室、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2)开展校园活动。开展网络知识竞赛、师生辩论、举办主页设计活动、组织网络道德的宣传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辅导报告、座谈会及与之相关的文娱活动。(3)改进现有课程18。在信息技术课上加强对学生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技术,并懂得利用网络去获取知识、搜索信息、促进创新。(4)过滤不良信息。学校可在校园网上构筑“信息海关”,拦截危害学生的垃

13、圾信息,建立先进的网络监控技术,利用网络自身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5)家校联合管理。学校还可以通过家校联动,为学生网络生活建章立制,指导孩子接触健康网络,共同创建一个有良好监督引导机制的网络教育环境19;平时学校通过家校联合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疏导、纠正,并建立相应的学生网络生活日常行为评价体系。(6)加强校园网建设。针对大学,加强校园网建设,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平台;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BBS、社团主页、师生个人主页等网络媒介,把学生的兴趣从“网吧”拉回校园。 四是对社会的建议。如要加强对网吧经营的规范管理,要健全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

14、的力度等。 以上对策对于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有积极意义,但它们多以建议的形式被零散地提出,且未见其“实践”及“效果评价”的报道。还有一些建议由于调查本身定位的偏颇造成建议方向失误,使得事倍功半。 另外,自2007年起,几部针对青少年的“健康上网指导”的书籍陆续出版。青少年网协开展了绿色游戏的评估和绿色网站的推荐活动。十部委联合举办“十、百、千、万”工程,旨在普及防治网络成瘾知识,通过夏令营帮助网瘾家庭。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开展“网络阳光专项行动”,完善德育网站,开展教师培训。福建省某居民小区开展组织退休教师陪伴孩子共度假期等活动。这些措施都对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起到了一定作用。 2. 国外的对策研究

15、最新数据表明,在拥有480万人口的新加坡,家庭宽带普及率超过70%,居亚洲之首。近年来,新加坡也出现了青少年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还有人因网瘾太大而不能自拔等现象。为了从源头上防范网瘾,新加坡对互联网内容实行严格审查,同时鼓励父母参与教育和保护孩子。越来越多的新加坡父母已经意识到网络安全是当今子女教育的一部分,家长的贴身管教可以有效地促使孩子安全、正常使用网络,减少对网络的痴迷。为此,新加坡媒体管理局专门成立了一个互联网家长顾问组,其目的主要是为公众,特别是为家长提供长期指导,协助家长指导孩子健康使用网络20。 在韩国,“网络中毒”现象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引起了韩国社会的重视。韩国信息通信部和韩

16、国信息文化振兴院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网络中毒咨询中心”。这个中心的任务主要有:以初、高中学校教师和家长为对象,开设“网络中毒”预防讲座,实施预防教育,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面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有关“网络中毒”方面的咨询,并直接向学校派遣咨询人员,对有“网络中毒”症状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此外,它还计划建立“网络中毒”咨询的全国性网络。韩国的科研人员Jin-Sook Lim等(2004)设计了一个网络成瘾预防学习系统,系统中包含支持网瘾诊断、预防教育和活动的材料,可以引导学生在上网之初制定上网计划、安排上网活动,并评估这些活动。此外,韩国实行了网络实名制,有效地净化了网络环境21。从2

17、008年1月28日起,韩国的35家主要网站按照韩国政府有关规定,陆续开始实施网络实名制,登录这些网站的用户在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得到验证后,方可发帖22。 在美国,强调要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络上瘾症”的内容;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上瘾的苗头,立即鼓励学生找专业的顾问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让他们知道网络的益处和副作用23。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很多国家都逐渐意识到要重视学生非健康使用互联网的现象。限于国情的不同,

18、使用的对策也并不一样,其他国家的对策可以为我国对策的提出和具体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但照搬对策显然并不合适,还需要针对我国国情及各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谨慎实施。另外,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差异较大,既有国际化大都市,又存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对策不仅应考虑国情,还需要结合地区特点。 从国内外的调查研究现状来看,在方法规范、分析全面、结论到位的调查中,国内重视发现普遍规律,国外重视围绕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事实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这两点都应适当重视,尤其应加强后者的投入力度,注重针对现实问题展开深入调查,发现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我国的对策研究还偏重发表意见,相应的实际行动较少。事实上,我国学生的网络使用问题与韩国等具有汉文化传统的亚洲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全国性的大范围联合行动难以奏效,有必要以市级、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为龙头发起行动,进行试点,许多有益的建议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引领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和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