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890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混合式”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混合式”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混合式”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混合式”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混合式”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混合式”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的梳理,提出基于该学科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须在教学理念、资源和组织等层面体现鲜明的学科特点。接着,文章针对慕课教学的优势和瓶颈,指出基于校本与网络慕课充分结合的“混合式”慕课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最后,文章从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三个层面构建起基于该资源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从教学客观效果和学生主观感受两个方面初步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混合式”慕课;翻转课堂;大学英语 G642 A 1671- 5918( 2018) 06-0155- 03 一、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

2、崭新的教学方式,将原本处于课堂中心地位的知识学习阶段置于课前,由学生借助各类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实现,课堂时间则完全专注于知识巩固与内化,是一种全新的凸显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翻转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基于此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教学模式研究。学者们以各类教育学理论为立足点,在特定教学管理软件的支持下研究和构建出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有学者尝试将在线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语言社交有机融入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相应的翻转教学模式。第二、教学实验研究。学者们借助不同层次在线课程资源与在线学习平台,通过对于教

3、学过程中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来验证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并提JH相应的整改提升建议。例如,有学者围绕SPOC课程资源与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创设教学实验环境,通过学生在实验前后英语综合水平的对比,指出此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第三、教学因素研究。学者们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解构为若干不同的要素,通过对于二这些要素本身或者要素间关系的研究,提出更高效翻转模式的建设路径。例如,有学者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学习动机、学习评价、学习资源等要素进行系统研究,旨在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构建更为多元化的翻转课堂模式。然而,提升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的前提是着重关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这两个关键性因素,以优质的翻转课堂课堂学

4、习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同时借助合理的教学流程和设计确保整体学习效果的实现。最后,通过严谨的教学实践与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的各项细节设计,形成切实有效的大学英语翻转教学模式。 二、“混合式”慕课资源 近年来,各高校也开始基于自身实际开发大学英语校本慕课资源,这些资源拥有着其他类型慕课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一、依据高校自身特点所开发的校本慕课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贴合高校自身的教学理念,成为翻转教学实践最为坚实的资源支撑。第二、基于学校实际而打造的校本慕课能在最大限度上融入该学校的专业特色,以此形成彰显高校办学特点与专业设置的大学英语慕课资源体系。第三、校本慕课建设充分地考虑了

5、在校学生的实际学情,能最大化地贴合在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然而,在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大学英语校本慕课也有其与生俱来的短板和劣势第一、校本慕课制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自身的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因此教学资源只是实现了由课中向课前的拓展和延伸,在这个过程中,资源本身并没有实现明显的提升和优化。第二、校本慕课的设计和制作既要考虑到内容取材的适合性,也要关注这些材料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愿,因此,资源开发-作量非常巨大;同时,要实现好的学习效果,慕课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就成为关键,而这些都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因此,校本慕课的及时更新和优化就变得阻碍重重,而漫长的更新周期则会导致资源的

6、固态封闭化。 要最大限度发挥校本慕课优势,同时突破其在资源特点层面的瓶颈,网络资源的引入就成为了关键性举措,网络上有众多优质的开放教学资源,慕课在其中占据着一定比重,这些资源的引入能极大地提升校本慕课的整体品位,同时能够实现对其的及时拓展和更新,形成更为完善的“混合式”慕课资源。然而,两种资源都白成一体,要实现两者的交融和统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首先,校本慕课是“混合式”慕课资源的主体,而网络慕课是必要的补充和扩展,因此,网络慕课的“碎片化”解构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求,挑选碎片化的慕课视频及相关材料嵌入于校本慕课体系中。第二,教师往往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网络慕课

7、,以此进一步拓展课前慕课学习的知识维度,提升课前学习的整体效果,因此,“内容相关”是选择合适网络慕课的首要标准,这也是实现两类资源彼此结合渗透的重要抓手。然而,仅仅“内容相关”是远远不够的,所选择的网络慕课也必须像校本慕课一样在语言程度上营造出必要的逻辑联系,在知识技能点与语言表达的难易上构建出必要的梯度,这对网络资源的选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这是保证“混合式”慕课资源严谨性与系统性的关键。 三、基于“混合式”慕课的教学模式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使其能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当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各高校也获

8、得了越来越多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机会,英语作为国际通运的语言媒介,在这些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也变得尤为重要。此外,越来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材开始以任务完成为导向,尝试提供给学生接近现实与未来职场生活的鲜活语境,使大学英语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机会接触真实交际场景,以此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逐步通过引入新闻听力、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翻译等手段,使大学英语与现实生活形成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目标、内容、评价和现实需求等层面,?Z言的实践运用能力已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须着重关注的焦点,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也须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9、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课前的语言学习恰好可以把大学英语教学从繁重各类识记任务中解放出来,将语言材料的积累安排于课前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时间则可以被用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内化,即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具体构建方式如下 课前,学生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网络学习软件平台上自行完成对于“混合式”慕课资源的学习,以积累起足够的语言材料,为课堂的各项语言内化活动提供充足的“燃料”。在这个过程中,“混合式”慕课借助“校本+网络”的资源构成方式,在语言材料的全面性和适合性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从而能够使学生在课前学习之后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来参与和完成课堂语言活动。课中,学生参与并完成基于课前慕课内容的语言

10、产出活动,尝试将课前所获得的语言知识通过各种等方式进行输出,在有效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的巩固与内化,即语言实践使用能力的提升。其中,课前与课中学习在内容上的衔接度直接决定了学习过程的整体效果,因为衡量该翻转模式的重要标准在于学生能否尽可能全面地实现课前所学内容由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的转变,因此,两者间在内容上的相互呼应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前提与基础。课后,学生借助“混合式”慕课中的优质网络慕课资源,进一步夯实和拓展相应的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同时,鉴于文化与语言的不可分割性,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也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平台。许多优质网络慕课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无法与校本慕课形成紧密的联系

11、,但却可以作为文化拓展材料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他们在英语交流中的文化敏感度。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四、教学实验 (一)实验操作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12、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为验证此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实效,特地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验研究选取的实验对象为浙江省某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在其中选取两个相同专业、相近英语成绩的班级作为教学实施对象,以此最大程度地保证两者具有相同教育背景与英语能力。每个班级人数为30人,并由相同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授课,教学周期为12周。将其中之一设定为实验班,开展本研究所构建的基于“混合式”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将另一个班级设为普通班,开展传统式的基于校本慕课的“?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设定为线上自主学习部分,在教师的实时监督和管理下,由学生在规定时间里进行

13、线上自主学习;课程中的其他教学内容为线下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师讲课环节中认真听讲,参与并完成课堂活动,在课后完成相应的作业。 教学实验的目的在于从客观学习效果和主观学习感受两个层面评价和衡量基于“混合式”慕课资源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效。客观效果上,将通过两个班级在教学实验实施前后的成绩对比,判定该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上是否具备明显的优势。该高职院校几乎所有学生都需要在大一阶段参加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以下简称A级)。此外,该考试内容主要由阅读、写作、翻译、听力等语言应用能力模块构成,所以其测试成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本研究将

14、A级真题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英语能力的标准。主观感受上,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结合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的接受度。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

15、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二)结果分析 通过表1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教学实验开展前,实验班和普通班在英语综合能力上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其中T值为-0. 602,P值为0.550.05。但是在经过12周的教学后,实验班的总体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平均分达到了67.6,而普通班的教学实验时候后成绩提升幅度并没有这么大,平均分为63. 8333,将这两个数据进行比较,T值为-3. 799,P值为0. 000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