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心理暗示途径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012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心理暗示途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心理暗示途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心理暗示途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心理暗示途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心理暗示途径探讨.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心理暗示途径探讨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倘若能够运用语言暗示、行为暗示、情绪暗示、表情暗示等方式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在学生犯错时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引导学生顿悟错误,对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7.006 暗示是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与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进而引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吻合。普通人群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较强的心理暗示接受能力,在某种

2、信息源的暗示和刺激下,人的潜意识中会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用这种信息支配其下一步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意想不到的结果。初中的学生,因为其个性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更容易接受暗示,而教师又是学生的主要依靠对象和长者、智者、仁者的化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同时也是施加积极心理暗示的人。因此,在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效率方面,“积极的暗示效应”往往起着“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 一、通过语言暗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语言暗示是指不直截了当地表示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意见,而是借用其他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运用弦外之音巧妙地表达,使学生获得启示。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满和乐趣愉快的语调,在培养

3、学生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来点幽默,亦谐亦趣,妙语解颐,课堂上便有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所以,教师的语言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遇到困难,一时说不下去时,教师可进行暗示,或从另一角度给以提示,这种暗示会激荡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讲评作业时,教师应尽量避免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因为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而让学生产生联想:老师不喜欢我,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对一个屡次违反课堂纪律的调皮学生,假如教师采取说教方式,可能会取得暂时效果,但不会长久,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对抗。教

4、师可采用暗示的方法,如对学生说:“这事是你干的吗?我感觉不是,因为你在我心目中是一位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教师也可以采取书面语言暗示。如教师在平时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写道:“你进步真大”、“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对于退步的学生,可采用激励性语言:“这次作业老师真不敢相信是你写的?”“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比这次好。” 学生晓军化学测验得了57分,我却在试卷上批了“5790”,晓军一脸茫然,不解其意,我便把晓军找了过来:“你看,这道题做错了,主要是你上课没能认真听讲,将概念搞错了。如果你上课能专心听讲,完全可以得到70分,不是吗?”晓军信服地点点头。“再来看这道题,我记得

5、同样类型的题,你在作业中也错过,后来改对了。这次考试怎么又错了呢?这说明你平时订正作业不认真。如果你上次能认真订正的话,这道题你完全可以做对,而你就可以考到80分。我说得不错吧?”晓军再次信服地点了点头:“我上次改作业是拿别人的作业本抄了一遍。”“再看看这道题,你把题目要求审错了,如果细心一点,你就可以得到90分了,你说呢?”晓军脸红了:“以后,我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备一本作业纠错本,再改掉粗心的毛病,我能考到90分的。”可见:教师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教师通过某些语言暗示,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前进动力,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行为暗示,引导学生励志上进 行为

6、暗示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在互相的接触当中,对对方的大脑产生潜在的情感影响,从而进行心理暗示。每个人对于陌生人都有一道心理防线,这道防线将取决于本人的性格,但亲切的情感往往最能突破一个人的心理防线。 马年春节,我收到了以前的学生晓娟发来的短信:“每一天总想把最美好、最真诚的祝福送给您,我敬爱的文友。”晓娟曾是中途转到我班的,据说,在她当时就读的学校,她让好几任班主任摇头叹息。至今我还记得她入我班第一天的情形:她站在座位旁猛地甩了一下长发,扫视着全班,直到把所有的目光都击退后才坐下。接下来,她就因在课堂上吹泡泡糖而令数学老师生气、把在物理课上照镜子当做平面镜反射实验而令物理老师无奈、而将实验台上的

7、试剂倒入雪碧瓶中也让我灰心当我把她叫进办公室时,她不以为然,把脸转向墙角。或许出于无奈,我对她采取了冷处理:“你回去反思一下你今天的在校表现,写好后明天一早交给我!” 出乎我的意料,她第二天按时交上来的自我反思,居然写了一千多字,细细品读后发现还颇有几分文采。看来,她蛮有写作的天分。于是,我把我近期发表的三十多篇文章全部复印下来,装订成册后交给了她,并附言道:老师的爱好与你一样,希望与你做个文友,你大概还不知道吧,尽管我是个化学老师,可我也是个文学爱好者,相继发表了数百篇作品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认真研究她的心理,为她设下了一个又一个“方程式”,然后一个一个地去解答。在周记中,她写道:“老师

8、,感谢您对我的宽容!说真的,我知道我的这种性格不是一天养成的,爸妈也反感我的任性、娇气。造成的原因在于爸妈常年在外地工作,我在上中学之前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们待我百般溺爱,事事顺我,寸步不离地保护着我,甚至让我没有了玩伴。现在我才发现我的世界有多么的恐怖,老师,您写给我的忘掉过去的我,做好现在的我,让我好感动!其实,我最大的兴趣就是文学。我多么希望能像您写的那样好!不知您能不能收下我这个学生?”我表示,很乐意帮助她提高写作水平,相信她能文品俱臻。从此以后,晓娟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彻底的转轨:同学间有她的微笑,黑板报上有她的涂鸦,报刊杂志上也有了她的墨宝,中考时,被一所优质高中高分录取,现在武

9、汉一所大学读她喜欢的文学专业。 看来,教师以高尚人格魅力奠基的行为暗示确实能够起到语言暗示所不能表达的效果。 三、通过情绪暗示,触发学生顿悟错误 情绪具有感染性和蔓延性:若教师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愿意与教师亲近沟通;若教师情绪低落,会使学生情绪低迷,不愿与教师交流互动;若教师情绪急躁,则会使学生更加躁动,甚至对抗。所以,教师一方面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可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利用情绪暗示,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在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我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名副其实的“后进生学生”,甚至还有些是一“后”到底,坚决不“进”的学生,一次,班上来了一位名叫晓宇的插班生,这学生可真不是

10、个省油的灯,经常与同学打骂,与老师顶嘴,一点儿也不要学习,当然成绩也非常的差,一提起他,任课老师都认为晓宇已是病入膏肓、朽木一块,但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只能硬着头皮教育他。当时我还兼管着化学实验室,为了看管他,便经常“带”着他准备实验器材,发现他动手能力还是挺强的,折断个玻璃管、给橡皮塞打个洞什么的,做得有板有眼。在师生关系融洽的基础上,我经常找他聊聊天、谈谈心,帮他认识自己的缺点,有时还陪他一起听课,他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正当我暗自为他的进步高兴的时候,他却在期末考试前一个中午闯了祸。班上的一位学生从楼下跑上来,他趁机用脚一挡,结果这位学生一下子倒在地上,头碰到了门旁边的一个水泥角上,鲜血直流。我

11、与晓宇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叫他们赶紧来学校,他的父亲到校了解情况后,就一脚把他踢倒在地,不知怎么的,我急忙上前护着他:“您别打了,这事一半是我的错,是我没有把孩子教好,您打我吧!”说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一情绪反应真的触痛了晓宇,他泪流满面地说:“爸爸,老师,请原谅我,给我一次改正的机会吧!”打这以后,晓宇真的在变了。一次化学实验结束后要打扫实验室,我分配任务后,同学们就干了起来,干完的同学都去玩了,而晓宇一个人还在实验室里整理橱柜。我走过去笑着对他说:“你真认真,老师和你一起干”,晓宇那高兴的劲儿就甭提了。以后,我有意识地督促他、鼓励他、帮助他,经过我的一次次不懈努力,他也不断地茁壮成

12、长。毕业后应征入伍,被评为“优秀士兵”,去年元旦他给我寄来了一张贺卡,上面端端正正的写道:老师,是您的真情感染了我,相信我会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的。 教师的真情如同一颗春天的种子,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在学生的心灵里悄悄地萌芽。 四、通过表情暗示,促进学生自律自强 表情暗示是用表情把所要说的话暗示出来。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某种过失,如做小动作,教师用表情透露出自己的看法,或摇摇头,或摆摆手,或皱皱眉,或让目光较长时间停留在学生身上。这时,学生就会自动停下手上动作,集中注意力听课,这说明暗示已经引起学生注意,起到积极作用。又如,学生上课回答教师的提问,答案比较准确,令教师满意。教师一般用不着停下讲课用语言

13、去表扬,只要面带微笑,点头示意学生坐下,便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喜欢采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来暗示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就是在提问自己,在课堂上学生提问和回答的气氛非常热烈。当提问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时,我往往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期待和自己面临的挑战,更加投入问题的解决当中。当问题比较简单时,我往往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差的学生,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并没有遗忘他们,当他们能够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我往往用赞许的目光并结合适度的表扬,使他们获得自信,克服自卑心理。一次,学生晓润做小动作,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走到他旁边,用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五秒,结果晓

14、润在接下的时间内都很认真地听讲。事后晓润告诉我:老师的目光停留在我身上:一是给自己一个面子;二是叫我不要开小差;三是期待我能够把问题解决。真想不到我的表情暗示,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曾获得南通市劳动模范称号的我校姜秀琴老师,把学生“治”得服服贴贴,学生皆言其厉害。我觉得很奇怪:她究竟用什么“高招”管理好学生的呢?细察其言行,发现她很少对学生唠唠叨叨地训斥,却又不失威严,学生偶有小过失,她仿佛“视而不见”,心中却是明察秋毫。有一次,一位特捣蛋的名叫晓舒的学生,课上看言情小说,同桌替他捏了把汗,担心姜老师发现后会立刻“书飞纸灭”,而且会责令写检查、电话通知家长。可想不到的是姜老师课上一直不露声色,只

15、是临走时意味深长地多看了他一眼。一星期过后,正当晓舒暗自庆幸、以为姜老师好糊弄时,姜老师突然将他找去,不容其多说,就把自己了解到的晓舒平时的表现情况全盘托出,说得晓舒哑口无言,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处理。姜老师的厉害在于,她知道何时该用语言说教、何时该用表情暗示,因为学生一犯错误就用语言说教,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还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乃致当场顶撞老师,并可能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得不偿失;而总是采用暗示方式,不将学生错误点破,又会造成学生小错不断,终究会酿成大错,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因此,教师在运用表情暗示时,要适度控制暗示的信息量,以学生能够感受到为准。 总之,心理暗示是教学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做一个有心人,正确、灵活地运用心理暗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育人于无形之中,就一定会达到教育无痕的境界,因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苏霍姆林斯基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