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488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加强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交流互助精神,强调合作、创新的学习模式对现行的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必要的组织形式,改善学生之间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具备良好的情感交流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能力,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至关重要。 在学生独自处理一些数学问题的时候,小组学习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小组学习是存在于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实施的。在当前的教学环节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提出问题,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就会组织数学小组进行探讨交流,可是这种方式并没有获得很大成效,相反,还减少了小组学习的学习效率,因此

2、,在数学教学环节中优化小组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在予以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时,应当确切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不单单是一个学习形式,也是提升能力的一种举措。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使学生逐步感受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优势,例如,在对书本测量周长的过程中,学生单独测量比较困难,若小组成员集体测量,将会大大减少测量难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小组的形式去执行任务和学习,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过程所带来的乐趣,并且唤起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二)合理组织小组成员 在组员的分配上,应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

3、好综合考虑。为了便于小组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应当防止学习成绩突出的与学习较差的学生分配在一起、性格活泼的与性格内向的分在一组,这样就有效规避了组员搭配不协调造成的发展平衡性,从而优势互补,全面发展。 (三)设置小组学习的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小组成员分配合理之后,应当依照学习的具体方案和策略设置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学生充分融入小组的学习状态时,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引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为学生保驾护航。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展现自身的教学经验和领导能力,使学生可以做到全体参与、共同发展。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提出相应的制度标准,使学生在进步的同时遵循规则。规则上指明小组成员之间要合

4、理分工,每个小组之间指定组长、分析记录员、操作员等主要的小组角色,并负责一部分的学习任务,在一周后,定期轮换角色,使每个同学都能担任小组当中的角色,感受互换角色的乐趣,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二、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件中,形式变化多样,因此,并不是任何题目都适合进行小组学习。教师应当按照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小组实践,在讲课之前,应充分思考和分析课件中所给出的新型教育理念,综合一部分含有多种解题方案、规律突出、符合学生互相交流和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例如在练习简算时,198+99等于多少时,让学生们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第一组运用198+100-1解答,第二小组通过200+

5、99-2解答,第三小组运用200+100-3来解释等等,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使得所有学生都加入了学习的过程,不但掌握了简算方法的解题多样性,也通过这种形式充分唤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思维意识;在寻找规律的例题中,第一部分为2个积木,第二部分4个,第三部分6个,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分析讨论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规律,并利用自身的讲话习惯去表述第四堆、第五堆将会出现的积木个数;在进行奇偶性问题的锻炼时,这种题型的复杂程度一般较低,比较适合学生之间互问互答。使各个小组人员轮番扮演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选出10-30之间的奇数与偶数,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本堂课所要理解的知识点,也在互相激励与交

6、流的环节中,得到了思维与能力的锻炼;在动手实践环节,通过描绘射线、直线、图形等操作时,使学生之间进行小组研究讨论。分析射线与直线的差别;圆形与椭圆形的差别,正方形、三角形应当怎样描绘。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解读,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课堂效率。 三、发挥教师不同角色作用 学生在进行小组成员分析时,大脑中枢处于极其活跃、兴奋的状态,依照新课改的明确指示,学生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协助学生完成教学。因此,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所以,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与学习能力应当细心观察与总结,并适当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这个环节中,

7、既可以充当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也可以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共同成长。在结束之后,也应充当评判者的角色,对于讨论不积极、不认真的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对论述准确、讨论积极的同学应予以表扬、鼓励。设立“优秀小组”、“团结小组”“进步小组”等奖励,使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与团结意识。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体?F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应有教师在旁边积极引导与帮助。增强小组学习的必要性,不单单是教师应该研究和正视的问题,也应当是每个学生都该严格执行的。因此,在数学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主动的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团结精神、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教育改革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