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创设语文教学契机.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578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途径创设语文教学契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途径创设语文教学契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途径创设语文教学契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途径创设语文教学契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途径创设语文教学契机.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途径创设语文教学契机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深感创设契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语文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机智,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契机,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寻找创设情境的契机 1.从经验中感悟 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都是独特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成长经历中寻找与课文情境相融合的契机,使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获得感悟,从而促进认知或情感的形成。 2.从文本情境中体验 角色体验能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从而深刻地领悟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笔者就排演了课本剧,学生把曹操的多疑和奸诈、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表现得淋漓尽致,“身”入其中。

2、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深入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从而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3.从多媒体教学中认知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示课文内容,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生成。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由于学生没有亲眼见过课文中描绘的景象,所以无法形成直观的感受。于是,笔者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来展示大榕树的风情,语言文字与画面的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景象的奇妙,从而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二、挖掘契机,补白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思维的空间

3、里任意遨游。如在嫦娥奔月这篇课文中有几处“空白”课文中没有详细说明逢蒙如何威逼嫦娥交出仙药。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想象出逢蒙威逼嫦娥时的凶恶神态,有的学生想象出逢蒙说话时的凶恶语气。这样不仅充实了课文内容,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逢蒙这个奸诈贪婪人物的了解;课文中没有详细介绍嫦娥如何跟逢蒙机智地周旋。于是,笔者利用这个“空白”,创设契机,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想象嫦娥当时的想法和举动。然后,笔者再让学生评议谁想象得最巧妙、最合理。这不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嫦娥的勇敢机智与心地善良,而且深化了学生对美丑善恶的认识。 三、创设理解契机,挖掘内涵 人文内涵丰富的课文能对学生

4、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不同的学生解读同一文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在学习了颐和园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学生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各自的看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程度。 四、创设合作契机,发散思维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契机,让学生共同探讨,相互交流信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时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认知、思想、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为了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今年的春天为什

5、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这句话,笔者提供合作契机,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揣摩人物内心活动的交流中,学生的思想逐渐达成共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创设活动契机,培养能力 教材中蕴含着实践活动的因素,教师要善于从课本中挖掘实践因素,创造实践的契机,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语文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不仅要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成分,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可以经常举行辩论会、成语故事会、朗诵会、学当小导游、设计广告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中更好地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6、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综上所述,创设契机具有较强的切合性和实效性。语文教学的契机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该灵活地运用,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河南省开封市中牟县九龙镇西贾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