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781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体育课堂的本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同时还有增加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意义。在应试教育机制下,体育课堂的本质目的被考试成绩所掩盖,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考试成绩,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也淡化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本文从提高初中生体育教学参与度的意义和策略展开阐述,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提出了一些意见。 1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背景探讨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导的

2、体育教学理念逐步形成,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步推广,教师则成了课堂指引者和协助者。但从总体而言,初中体育教师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育的观念尚未深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尚未成型,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体育教师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要程度认知不够。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既有理论性的知识要教给学生,又要把新的体育动作、体育技能给学生做示范,在时间上就已经很紧了,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教学模式做指引,而贸然尝试着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那么教学质量就有降低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意识不够,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有所放松,另一个则是锻炼身体,主动参与体

3、育教学对学生而言看起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再加上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体育课成绩也是期末考核的一部分,所以学生还是比较认可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两个原因下,初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模式还未完全成熟。 2初中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意义 首先,初中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当前,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主义精神的理念悄然兴起,国家也在不断鼓励加大中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成为了中学体育教育的重点目标。除此之外,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前的学生上课基本是被动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现在提倡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

4、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其次,学生在初中阶段,身体各部分机能在迅速发展,这时就需要合适的体育锻炼来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如果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体育技能,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加强身体素质。同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会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一方面,体育教学的重点并非课堂上,而在于课后锻炼,课堂上既有体育理论知识,也有教师示范环节,学生学习环节,所以体育课堂上学生真正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是很少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练习体育技能,这样才能

5、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有终身锻炼的意识,学生要养成终身锻炼意识,就必须对体育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学生就会不知不觉中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去了解、探讨、研究,这样就容易养成主动参与课堂教育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3培养初中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策略 3.1创新体育教学形式 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体育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具体说来,教师可在课堂教学通过提升体育活动的游戏性和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体育课的素质教学一直以来都非常单一,

6、若能在素质练习中加入游戏性的教学活动,调节单一的教学形式,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例如,对于奔跑能力的练习,可以使用追逐跑游戏来进行;对于动作和反应速度的练习,可以使用听信号追逐跑游戏来进行;对于跳高、障碍跑的练习,可以使用橡皮筋游戏来进行。另外在体育练习结束时,还可以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来放松学生的肢体和情绪。 3.2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主要在于体育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教师以前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导者,而现在教师则要把自己的主体地位逐渐边缘化,让自己作为一个课堂的引导者,从而指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首先,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可

7、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而自己则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提出关键性的意见,同时评比小组讨论结果,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这样,学生便会感到自己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自己由被动接受学习变成了主动探索学习。其次,教师在本节课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积极联系课堂上学的体育技能,在下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做一个简单的评估,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也是侧面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一种策略。最后,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语言描述体育动作要领,让学生尝试着从语言中作出体育动作,这样教师就可以从旁指导,让学生加深正确的体育动作,这个环节中教师仍然是引导者,学生则变成了课堂主体,在课堂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 3.3评价方式多元化 初中体育教学要立足于当前的体育教学目标,将学生个体差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现多元化。例如对800米跑的评价,可先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在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再进行测验,记录测验结果,最后再综合两次测验结果,评价学生对于此项目的学习效果。再例如对韵律操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方式,让其他学生对演练动作学生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该评价方式同时注重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还有利于师生情感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