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实效性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53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实效性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实效性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实效性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实效性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实效性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实效性教学 摘 要: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逐渐完善,中职的教育越来越得到公众的注意,很多教育家也在关注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中职是一个以教专业知识和能力为目的的学校,是许多青少年走向社会的另一个途径。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职的教育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新课改的公布,也给中职教育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中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对象,决定了一定要提高教学效率。从中职数学的特点出发,讲解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最终目的就是教给同学们专业的知识,是以专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他们走出校园大部分不会进行深造,而是直接走进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这就

2、决定了中职数学不能像普通高中的教学那样,作为一门基础知识让大家掌握,而更多的是老师将数学和专业之间的联系教给大家,让大家掌握和自己工作相关的数学。这样的数学是一种工具,是实用性的数学。 而对于中职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很多学生对其倍感头疼。他们对数学定理的理解能力较低,解题时也只是“依葫芦画瓢“,进行死板的记忆。但是如果遇到稍有变化的题目,可能就不知道该如何解答了。此外,中职学生的思维比较迟缓,往往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很难改变或是变通,这都不利于数学的学习。除此之外,中职生的基础知识较差,所以对于数学的学习也往往没有信心,主动性不强,这就使他们对数学失去了兴趣。 二、提高中职数学实

3、效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1.中职学校的数学老师要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 也许普通高中的数学老师只需要掌握所教的数学内容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中职学校的数学老师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除了掌握自己所教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涉猎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了解这个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做好备课,及时根据专业课的进度来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进度。比如,函数对于会计专业非常重要,而广告专业则更加倾向于概率与统计知识的掌握。不同的专业对数学各章节的需求不同,老师讲课的重点也要做不同的安排。这样有重点的学习不仅可以节省同学和老师的时间,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有目的地掌握,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2.用实践性来实现实效性 因为

4、中职的数学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应用于辅助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所以如果想要实现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就要用实践来检验。例如,在学习调查统计的时候,可以对周围的工厂进行调查,了解生产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这样老师就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同学们也能够从这样直接的现象中了解统计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再比如,对于学习会计的同学,老师可以带着他们到银行去了解一次性贷款六万元和六年每年贷款一万元,哪种方式对贷款者更有利。通过实际的比较,同学们会掌握比率的相关知识。又或者,在学习几何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周围的服装厂,了解在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安排布料的。这样同学们能够学会如何在面积一定的布料的情况

5、下,合理安排,使其既能够满足要求又可以节省布料。这样同学们看到数学在工作中的作用,自然就对其有了兴趣,也有了学习的动力。这样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就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也得到了充分的检验。 3.提供给学生情境教学 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中,一大难题就是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点比较低,甚至有的讨厌学习数学。而情境教学的善加利用就可以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老师将数学有趣的一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自然会让更多的人爱上它。创设情境式教学能够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带动同学们的热情,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情境教学当中,体会情境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对数学没有什么兴趣的中职学生,情境教学能够让数学生活 化,

6、让人感到亲切,还能够增加同学们利用数学的经验。比如,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小说的情节当中,福尔摩斯可以用数学知识进行破案,甚至海贼王都可以利用数学原理来打败海盗。又或者引用现实生活的例子,投资、开店、股票等都是情境教学可以利用的 背景。 创设这样的情境,要把握两大原则,一是要将本节课重点融入故事中;二是要能够调动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自主探索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注重课堂学习顺序的安排 学习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是由教学设计决定的,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运用和处理教材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引入教学知识点等等。例如,对于不等式的教学,老师可以先提出一个情境,然后问同学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大家会在不知不觉中用到不等式。老师再给予定义,引出不等式的正确概念,然后再进行练习题的检验。最后老师可以解答同学们的疑惑,解决概念及应用方面的问题并拓展同学们在不等式方面的思维能力。课下老师可以提供不等式的习题,供同学们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