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县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发挥实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55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县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发挥实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让县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发挥实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让县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发挥实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县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发挥实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县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发挥实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县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发挥实效 当前,许多县(区)都在整合本地教育局主管下的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和电教站,组建县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以提升综合研训的工作效率与整体实力。然而,一些地方将三个部门整合后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怎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笔者认为,以下举措,或可开启“1+1+13”的新局面。 一、厘清中心职能,打开合力发展之门 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和电教站合并的目的不是部门数量的简单加减,而是要以研兴培,以培促研,提升综合研训的整体效率。因此,部门整合后,应该进行统筹规划,重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研训职能体系。 一要创新“指导为主,督查为辅,

2、研究搭台,服务唱戏”的工作模式,实行视导“一条龙”和研训“一体化”。为此,要合理做好“加减法”。先做减法,通过部室联合,减少“条块分割,职能分散”的传统视导积弊;再做加法,通过协同创新,增加系统性、项目化的新型视导模式。还要逐步完善纵向垂直管理、横向整合体系的“工作网”,以教研为横轴,以师训为纵轴,以信息为竖轴,构建一个三位一体、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生态研训网络。 二要坚持“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工作原则,打造“四品”研训特色,切实提振区域的“教育生产力”。第一,从基层问题出发,开展“订单式”研训,塑造“草根研训”品牌;第二,以诊断问题为主,开展“跟进式”视导,提高“深度视导”品味;第三,

3、从研究问题出发,开展交互性教研,增强“普惠教研”品质;第四,以解决问题为主,开展全方位服务,优化“智慧服务”品行。 二、转变管理理念,筑牢特色发展之基 一要“上接”“下联”。“上接”就是要从外部引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共同体,加强合作交流,拓宽研训半径,多元化办学,开放式管理,促进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无缝”对接和区域教改向纵深发展。“下联”就是要通过“蹲点联系,片区联动”的“两联”工作机制,“决策在一线落实,调研在一线深入,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方法,让教研员挑起责任,放低身段,着眼“全球视野”,开展“地方行动”。 二要变“管”为“理”。作为服

4、务单位,中心的管理重心应该将自上而下的刚性的“管”改为由内而外的柔性的“理”,教研员应该植根于基础教育,服务于基层教师。一方面要“身入”教学一线,通过课堂观察等方式,挖掘教师的专业潜能,指导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一人一特长、一人一风格;另一方面要“心入”教育现场,通过实证调研等渠道,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帮助校方在抓好常规的基础上做到一校一亮点、一校一品牌,从而有效扩大区域优质教育的覆盖面。 三、提升工作效能,夯实创新发展之本 一要突破质量提升的瓶颈,致力于“问题解决”的课题研究。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三大任务,中心应该扎实开展配套

5、研究:1.“促进教育公平”的真问题、大数据研究,分析本地区教育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显性问题和隐形挑战,为教育决策与决策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这里要防止两个错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均衡发展,忽视学校的个性发展与特色发展;二是过分强调教育决策,忽视决策科学性的预评估和终端评估。2.“深化教育改革”的小课题、实践性研究,探讨国家课程地方化和校本化实施的途径与策略,指导学校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笔者认为,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方向性”的问题,而是聚焦到了“方法性”的问题之上,对此,教研中心应该及时跟进指导。3.“提高教育质量”的微创新、常态化研究,在进一步强化“中高考研

6、究”和“减负增效”研究的同时,寻找提升教师的教学品位与学生的学习品质的有效方法与措施,实现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点”上的新突破与“面”上的大提高。这里所指的教育创新既包括原创性的创新,也包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突破的微创新。 二要走出继续教育的误区,致力基于“行为改善”的教师培训。根据本地区“教育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系列教师培训工程,中心须做好顶层设计,增强培训的效度,防止“第一颗纽扣”效应(即培训结果随培训预设错位而错位)。同时,又要从底层出发,提升培训的温度,防止“内轮差”效应(即培训内容的“后轮”跟现实需要的“前轮”不合拍)。培训目标要着力“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受训者的现状和需求;培训课程要着

7、眼“理念落地”,通过课题引领、课程研讨和课例分析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培训方式要着重“多边互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职前学习原理性知识打基础与职后积累策略性知识促发展,因此,培训应该理念驱动、实践互动、影子拉动;培训评价要着意“无穷生长”,培训最大的价值在于激发教师的学习欲望与研究冲动,使之在终身学习的引擎下,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自觉地不断地进行探究、反思和重建。 三要改变闭门建设的倾向,致力基于“融合应用”的 信息管理。中心应该认真研究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自觉增强“打造信息技术高速路,创建网络教育立交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首先,要“从单纯的数字化管理走向智慧服务”,在本地区创设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管理自动化、课程资源开放化、在线交流便捷化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与条件。其次,要“从单一的平台搭建走向适应性、创造性应用”,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的各个领域,加快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资源建设、有效应用和师生发展的深度融合。最后,要“从单独的硬件投入走向软件研发”,整合本地区力量,制定发展规划,以“云平台、云服务、人人通”为核心理念,全面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