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温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48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温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践“温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践“温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践“温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温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践“温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摘 要:温润,就是温暖润泽。“温润课堂”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南温泉小学温泉文化主题及“温润教育”特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形态。 我校构建小学“温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是重庆市巴南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巴南区2013年度“卓越课堂”专项课题立项的通知(巴南教规办发【2013】1号)中批准立项的区级课题,目前正处于各学科开展深入实践探究阶段。我所任教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当然也在其中。经过半年的“温润课堂”教学实践,我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和收获。 我校的“温润课堂”建设,是在新课改已经进行了11年,各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出了2011年修订版的大背景下开

2、展的。针对的问题是:反思当前的课堂改革,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课堂过冷,表现在教师态度冷漠,课堂氛围过于严肃,甚至紧张。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师生情感交流。教师对学生过于苛求,缺乏人文关怀;有的课堂过热,表现在课堂追求表面浮华和热闹,缺乏深度的思维碰撞和情感点燃,学生没有应有的收获和生长;或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过度的呵护与溺爱,虽然这是教师爱心的表达,但这种火热的爱不利于学生成长。有的课堂过死,表现在教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无灵气。 什么是“温润课堂”呢? 温润课堂,首先是有温度的人文课堂,充满着爱心、关怀、平等、和谐,学生心智和心灵自由放飞;其次是有滋养的生长课堂,

3、课堂环境和资源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学生得到了收获和发展;再次是灵动的自主课堂,学生主体性得到彰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校训“泉水叮咚响,滴滴闪闪亮”激励下,学生创新意识强,大胆交流展示。在温润课堂中,教师态度是温和的;教学氛围是温馨的;教学环境是温润的;教学感受是温暖的。从“温润课堂”走出来的学生“自主自信,灵动阳光”,走出来的教师“温文尔雅,书香洋溢”。 我非常赞同学校的“温润课堂”理念!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能够达到“温润”状态,那将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我在实际教学中苦恼的就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种提不起劲的感觉,也就是平时老师们经常说到的“学生不来你的气”。正好2013年1

4、2月16日新京报有篇文章“数学恐惧症”低龄化严重,专家称系教学有问题,谈到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诸多问题。我就是在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如果教学有问题,那我必须改正。读了这篇文章,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于实践“温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思想上有很大的触动。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亲其师,信其道 发挥自己女教师特有的温柔和细腻,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温和,让学生喜欢上我,从而喜欢上我任教的数学学科。我注重了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学生呈现良好发展状态。我校的办学理念是:泉映智慧,温润生命。我常常扪心自问: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智慧吗?温润了学

5、生的生命吗?我对学生的态度做到了一视同仁,对于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给予了同等的师爱,往往对后进学生的关注还要多些。我深深地知道:一朵花开不算春天,万紫千红才是春。比如我班的陈玉烽同学,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方面比较后进,家长平时很忙,无暇照顾孩子,这孩子很任性。就单说中午吃午饭这件事,到了吃饭时间不吃饭,跑到教室外边玩耍,请同学去找他回来,他还要跑,和同学捉起了迷藏。我多次把他单独留下来,让他坐在我面前,给他讲道理,讲学校和班里的规定。其实我知道,他最开始是由于数学学习跟不上,成绩较差,慢慢失去信心,在表现方面调皮捣蛋,期望引起老师的注意。他确实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课堂上我特别关注了他,鼓励他举

6、手发言,只要有一丁点儿闪光,我都毫不吝啬对他的表扬,在“温润之星”评价表上给他加星,当然,他确实表现不乖的地方,也给他减星,只不过加星多于减星,让他树立信心,数学学习成绩慢慢上来了,其行为习惯也慢慢变好了。我尝到了实施“温润课堂”的甜头。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育性的体现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赫尔巴特看来,失去了教育的教学是没有目的的教育。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体现教育性的编排。我目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二年级上册)。在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的教学中,我除了教学生认识时间,认识钟表上的小时、分钟以外,还让学生广泛认识“生活中的数学时间”,了

7、解天安门广场及我校的升旗时间、降旗时间,一段义勇军进行曲有多长(46秒),在升旗时我们应当敬多长时间的队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贯穿珍惜时间的教育,指导学生读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经典,结合“1+5”行动计划,让学生感受五分钟有多长,五分钟我们可以开展“课前演讲”,可以讲一个数学小故事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改变做作业拖拉磨蹭的不良习惯,抓紧时间完成该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样渗透着教育性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叫学生做题,尤其是鲁迅、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等珍惜时间的五分钟内小故事,深受学生喜爱,也很好地启发了学生。自从上了认识时间这个单元后,学生做作业的效率有了

8、较大提升,好些同学还把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抄写在数学教材的扉页上。在期末复习期间复习到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嫦娥三号探测器”12月2日凌晨1:30分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时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关键时刻的重要,让学生了解我国重大科技成果,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同时告诉学生,要掌握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要学好数学。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和重要时事的数学教学,学生感受真实、转变见效。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说得很明确,“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

9、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我想,学习数学的“数感”跟学习语文、英语的“语感”一样,非常重要,启发学生进行感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数感”从哪里来?如何培养二年级小学生的“数感”?既然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逐渐达到“温润”的理想状态,我与学生的关系如此融洽,那么,带领学生体验数学好了。其实教材已经做了很好的编排,关键在我们第一线教师怎么样很好地去落实。如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长度单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测量,去感受两手侧平举、伸开一只手的一、走一步的步伐等的长度,还可以小组合作,合抱校园中的黄桷树,感受周长,最后知道了要统一长度单位,用尺子去量的方法。这样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树荫下学习、感悟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学习数学有了“数感”,教学效果和质量就有了。 我校“温润课堂”的内涵还很深,也有很宽的外延,我将努力在数学教学岗位上认真实践,发挥好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殚精竭虑、勤勉工作,绝不让我的学生患上“数学恐惧症”,而是“乐学数学”,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巴南区南温泉小学) ?编辑 李艳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