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002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探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探讨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陕州外国语学校 河南 三门峡 472000)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越来越与教学效果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学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中学语文课程以其海量信息和书写量费时费力等特点,期待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得以改观。如何促进中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积极整合,与时俱进,发挥教学整体优势,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整合中应该遵循基本客观原则,充分联系学生具体实际情况,禁止“形而上”地生硬整合。本文主要浅析了信息技术对于中学语文的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如何促进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三个方面。信息技术 中学语文

2、教学整合G633 A 1006-026X(2018)09-0000-01一、 信息技术对于中学语文的作用第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以前,随着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越来越对口头传授失去兴趣,产生反感心理。若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呈现方式,加上其密切的互动性,将会深深吸引学生。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生动具体的呈现方式和富有动感的传递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融入课程学习中,勾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由于对于新鲜事物的充满好奇心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升,也方便了学生的了解课文背景和文章意境。第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

3、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发挥。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学生在教学中更形象地了解了课文的整体意境和具体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优美式散文时,配上声画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显示形式,加上悦耳的课文朗读使得学生声临其境,充分了解了课文意境。此外,对于一些受客观条件制约不能欣赏到课文中美景或事物的情况,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其学习效果的发挥。第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了合作学习。现代社会的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具体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并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合作学习。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最为重要。信息技术恰好提供了

4、这样一个平台。中学语文阶段,已是学生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完成,该自主思考,该积极动脑的时候了。这个时候,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二、 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阶段1、课前准备阶段搜集资料,合理整合教师在上课前,需要进行备课。全面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在备课阶段,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利用便捷的网络系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片,链接等),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查找他们可能感兴趣的材料,故事等。其次,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制作成系统全面的课件,在此过程中要船夫跟考虑到课件是否能衔接和学生是否能接受能等情况。丰富的

5、录音材料,视频资料,图片素材等组合而成的课件应注意适可而止,达到教学效果即可。当然,课前除了制作课件外,还应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合力搭配好教学任务,充分利用好信息资源,做到胸有成竹,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不知所云现象出现。2、 课堂实施阶段耐心讲解+充分互动课堂的实施阶段是备好课之后的另一阶段,也是教学的核心阶段。此阶段中教师除了利用完整的课件进行生动具体地讲解外,还应促进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利用教师的引导性作用,积极促进有效性课堂的实现。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考虑到学生的反应,并积极询问学生们的意见,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6、建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还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相长,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并不是呆板的没有思想的“靶子”,一打即中。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发挥学生的想象照片呈现前猜想或是表述观看后对于照片、视频的看法等,都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促进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3、课后充实阶段强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学习的重要性一堂课完成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行为并没有终止。如何促使学生在课后还能利用便捷的丰富的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学习,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课外相关相关知识的拓展,不能强迫式地要求学生必须要做什么,而是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一些课堂结尾好方法让同学们意犹未尽

7、,自愿学习和了解。三、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途径1、提高语文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若其不懂信息技术的相关运用知识,将很难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因此,除了课程专业知识以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知识,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和讲座等形式促进语文教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还可以通过听课或开展教师讨论等形式等深化教师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此外,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要想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来,必须做到第一,语文教师掌握计算机基本的技能知识。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和硬件组成,基本原

8、理作基本了解,并能处理一些常见的计算接问题。第二,语文教师掌握信息基础知识。语文教师应理解什么叫信息,信息的特征以及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等,并能对其进行自主实际操作,能独立完成信息技术下的课件制作。只有具有基本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保证课件的完成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效率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备课是实施教学的基本手段。传统的备课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要求。传统的备课效果不明显,方式为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将备课资料用笔写入“教案本”中,既费时又费力。要想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要充分利用信

9、息技术在备课中的优势,丰富其形式,提高其效率。语文教师要结合所学知识涉及内容广泛的特点,扩充备课中的教授资源,扩大教学知识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备课效率。3、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歌教学模式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其教学模式,并大胆创新,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传统的口头式加上粉笔式教学,既简单又单调,教师只能用丰富的表情或是肢体语言来模拟简单的教学情境,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现状,在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赋予教学模式,以其形象生动的直观感受,活泼逼真的表现手法,富有动感的呈现模式吸引学生,丰富其教学模式,也提高了学

10、生的积极性。此外,通过信息技术的加入,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开创课题讨论小组,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 姜玉姝,孟庆红.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整合中的优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3)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

11、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 杨洁.浅谈中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J.科技信息,2009,(14)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3 刘静.信息技术与语文和谐教学整合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2018,(12)4 龚强.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中的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18,(05)5 陆丽萍.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整合的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