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有效路径探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1934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有效路径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有效路径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有效路径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有效路径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有效路径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有效路径探究0025-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创造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和意义构建。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则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一、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但因学生实际不同,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而不是固守教材,照本宣科。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实情,灵活开发教材,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如将人民币换算认识钟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等内容放在乘法运用熟练之后;或者将一些有关的、

2、相似的单元内容串讲合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时,对于小学生而言,判断闰年与平年是一个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认识,发掘“4年1闰”这一规律,笔者修改了教材的练习,并没有给学生们展示充足的数据资料,而是鼓励学生分析部分数据,再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大胆猜测,填写有关表格。这样,可诱导学生主动分析数据,联系原有经验,试着推测结论,归纳结论。而后在笔者的补充下发掘规律、加深认识。学生练习与活动如下:首先,笔者给每个小组提供不同的月历卡(只有8个月),要求学生观察月历卡,在表格中记录2月份的天数;依照

3、2月份的天数,标记闰年。而后笔者投影学生们的分析结果,提问学生是如何依照8个数据填写12个空的。再利用屏幕演示“年份4”的算式,带领学生们深入发掘规律,掌握用“能否被4整除”的方式判断大小年。另外,再引导学生实践操练,利用刚才的发现来判断闰年、平年,比如1900、1983、2013等。笔者再提问判断依据,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最后听“数学小博士”讲解,一起认识2月的其他秘密。 二、关注学生体验,创造性组织活动 新课改以来,教材编写非常注重实践与综合应用,这是新课程的特色与亮点,体现了知识的联系性、综合性,可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丰富学生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无形中形成创造意识。因此,教师要以“创造性理

4、念”为指导,围绕教学内容,组织一些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自主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创造意识。 如教学认识数字、加减法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方格”学具进行操作性实验活动,让学生发挥丰富想象,在头脑中将学具想象成缩小的实物,将学具操作变为实物模型操作,自主探索知识,感受数学实验的乐趣,增强创造意识。又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组织各种操作活动,比如摸一摸钟面,认真观察钟表的构成部分;同桌合作,拨拨钟表,说说时间;看“生活中的一天”的日记,玩数学大转盘。这样,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相互交流与反馈,将操作和思维有

5、机结合,让操作成为提升学生创造意识的源泉,让学生们的智慧充分体现在指尖上,学会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构建与“再创造”。 三、关注学生能力,创造性设计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主要构成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再次运用知识,消化知识,实现再创造,将知识内化成能力。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课后作业,让作业不再是单一、机械的算算写写,而是富有开放性、情趣性、操作性的多元复合体,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自我构建,感受做作业带来的乐趣,提高作业积极性。 首先,组织设计类、模型制作、拼一拼等动手操作类练习。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时,要求学生运用旋转或平移的方法,自主设计美丽的图

6、案,展示设计与创造才能。其次,组织一些开放性作业,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与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比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变式题目,让学生跳出现成的解题模式,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思考与探究,训练学生想象思维、求异思维、创造思维。另外,设计综合实践类作业。如学习几何图形知识后,教师可布置商标图案中的数学的综合实践练习,引导学生们通过上网查阅,到商场、超市等实地观察,与家人好友的交流讨论等途径,收集有关运用数学的著名商标图案,再将一些优秀商标图案制作成展板,或动手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商标图案,交流活动感受,体会图案之“美”和设计之“巧”,认识数学的实用性,学会动手创造美。 总之,教师需要创造性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给学生们留足实践与创造的机会,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数学规律,逐步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责编 林 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