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民办高职数控车课程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5885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民办高职数控车课程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民办高职数控车课程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民办高职数控车课程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民办高职数控车课程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民办高职数控车课程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民办高职数控车课程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分析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数控车课程教学上的不足,针对性的设计了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旨在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数控车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该模式以职业素养及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体现了数控车课程特点,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控车;小组协作学习;项目式教学;职业素养 随着我省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要求日益增加和严格,省内许多民办高职院校也相应开设了数控课程。经企业反馈与对我校从事数控行业的毕业生、实习生的访问调查得知,学校输送的学生并未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与要求,存在着诸多问题,

2、未能达到学校与企业无缝连接。为寻求高质量人才输出,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本文以数控车课程?槔?,以企业需求、要求为出发点,探讨与设计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 旨在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省内民办高职院校数控车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以职业素养及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体现课程特点,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省内民办高职院校数控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改必要性 教学模式要改革、要提升,需要先了解自身的不足,我们团队通过回访用人企业及我校从事数控行业的毕业生、实习生,总结得出现阶段数控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 1.1设备不足,型号、控制系统单一 由于

3、数控车职业特点,每次上机均只能由一人操作,同学们能够上机操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同学们未能熟练掌握指令的使用与车床的控制,企业亦反馈需对学生进行再次培训,增加了企业用人成本。同时,因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使用的数控车型号与控制系统单一,导致学生适应性不强,在企业里面遇到不同型号、不同控制系统的数控车床手足无措。 1.2学生人数过多 学生人数多数在48人左右一个班级,由于同学们能力层次不一,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经学生反馈,因不想与其他成绩好的同学“抢”车床,上实操课期间要么玩手机,要么点完名就偷溜,导致到企业之后对相应岗位仍然感到陌生。 1.3教师人数过少 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数控车任课教师只有一人担任,因

4、数控车职业本身存在一定危险性,教师一人要兼顾所有车床上操作的同学们的安全问题,已无暇顾及其他了,很难将实操教学细致到观察和指出每一位同学在指令的运用、车床的操作上的不当之处。故,同学们在企业里面问题频出。 1.4以课堂教学为主 数控车的教学主要以课堂为主,同学们的学习对象仍然是课本,数控车教学资源相对单薄,急需丰富,例如在线教育资源、微课、课件、教材、企业案例等。这让同学们感到枯燥、难学、抽象,容易磨灭同学们的兴趣,无法坚持学下数控车所有知识点。 1.5学习课时安排过少 数控车课程一般一周4学时,由于知识点较多,且枯燥,同学们大多觉得知识点学完之后,剩下的课堂时间不够练习,甚至没时间练习,导致

5、缺乏自信,进企业的时候战战兢兢,不敢放开手脚去跟师傅学习。 1.6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对同学们学习数控车的成果,只是进行简单的出勤考核与期末考试考核,教师只需完成同学们的平时成绩与试卷分数的加权平均,就算完成对同学们的评价。这样的考核评价相对过于单一,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无法引领同学们往注重实践的方向上走。 综上所述,省内民办高职院校数控车课程教学模式仍存在不足,需探讨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拉进校园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2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学生经历过高职教育后,最终将去往企业发光发热,故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立足于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通过对企业和我校实习生、毕业生的访问调查,可总结

6、出企业青睐的毕业生、实习生有如下特点。 1)积极主动、严谨细心、稳重独立并具有创新意识; 2)具有团队意识并能融于团队,能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与成长; 3)能够综合运用指令与使用数控车床。 综上所述,可归结为我们数控车的教学模式应基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辅助其团队意识的建立并督促其技能的学以致用。 3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 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小组项目式教学模式,并已渐渐用于教学实践中。 3.1前期准备工作 3.1.1上课地点 所有知识点均不在课室上课,全部转至数控车车间与计算机实训室上课,数控车车间与计算机实训室要求相近。 目的将以课堂为主的教

7、学偏向实操,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并于计算机实训室使用用数控车模拟软件教学,学习不同型号、控制系统的数控车床的编程与使用,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参与进数控车的学习中来。 3.1.2班级分组 以数控车床4台,每个班班级人数48人为例。 如图1所示,每一个班级分三大组,甄选三位大组长作为志愿者辅助教学;每组细分四小组,甄选四位小组长作为安全委员负责各自工位的安全问题(三位大组长、四位小组长均需提前教授知识点)。 目的解决设备不足问题,保证每位同学均有上车床实操的机会,释放教师“双手”,让其更好的做好引导者、观察者、纠正者的角色。同时,容易实行“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的措施,积极帮扶基础

8、薄弱的同学。 3.1.3录制微课,并搭建好网络答疑平台 提前录制好微视频,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们学习,可适应不同层次的同学反复观看,直至弄懂知识点,为教学节约时间,进行小组项目式教学。 同时,利用网络搭建好网络答疑平台,方便同学们在课后进行项目时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与同学们、老师们进行交流。 目的解决学习时间过少问题。 3.2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分三个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个人技能学习阶段(企业岗位要求)、综合协作学习阶段。难度层层递进。为了让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真正提高操作技能,根据培养目标,我们团队确立了对理论知识不做过高的要求,着重培养同学们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的原则,所以,每一个项目均需以同

9、学们作为主体去完成,教师扮演的角色只是引导者、纠正者、总结者。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主要学习数控车相关基础,包括数控车基础操作与注意事项、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习惯、刀具刃磨、质量检测等主题项目,引领同学们入门学习数控车;学习地点为数控车车间与计算机实训室共同使用。 第二阶段,个人技能学习阶段主要按照企业岗位工序要求,制定了图样、结构工艺分析、确定毛胚、刀具选择、加工顺序安排、切削用量、加工路线的确定、相关数值计算、编程与加工、加工精度检测等主题项目,培养同学们的个人技能与岗位适应性;学习地点以分大组轮流使用数控车车间为主,计算机实训室为辅。在此阶段,教师需在数控车车间辅助同学们完成各个项目

10、,并确保同学们的安全问题;计算机实训室同学们的学习秩序由其余两位大组长、八位小组长负责监督管理。 第三阶段,综合协作学习阶段,主要有产品生产、车间订单情境模拟与比赛(比赛前应参观企业生产流程)等主题项目需要同学们完成,培养同学们综合协作能力与团队意识。学习地点以分大组轮流使用数控车车间为主,计算机实训室为辅。在此阶段,教师需在数控车车间辅助同学们完成各个项目,确保同学们的安全问题。 每个阶段的项目式学习均由小组4人共同完成。每个阶段有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均被教师分成若干不相同的知识点主题,每个小组需要选择其中一项,并按照以下流程完成每个项目才能获得阶段性分数。 每一个项目均由同学们完成并由小组内

11、部人员轮流为全班讲解,由全班同学点评与教师总结,再由教师完整讲解与操作示范,保证知识点能够完整、规范的教予同学们。 3.3评价体系的建立 评价体系采用三种方式,一是项目考核,二是阶段综合评定,三是期末综合评定与情境模拟考核,按照企业岗位工序标准进行考核。 即每完成一个项目,就进行一次考核总结,考核内容为本项目进展程度、所涉及的知识(理论与实操);每学完一阶段项目,进行阶段综合考核与作品展示交流。目的是为了及时纠正同学们对数控车知识点认知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不当,激励同学们按企业岗位工序标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同学们往职业素养和操作能力方向发展。 最后进行期末综合评定与情境模拟考核,并进行作品

12、与展板在校内与网络展示。将同学们的智慧与能量汇聚、碰撞,在其中,及时发现好的苗子,予以及时培育,为同学们带来榜样力量。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

13、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同学们最后的成绩以每个项目的考核成绩、阶段综合评定、期末综合评定与情境模拟考核成绩加权平均进行综合评定。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4结束语 通过实践,我

14、们发现,民办高职院校的同学们虽然心性相对浮躁,但是个性鲜明,只要对同学们多点关心和关注,同学们是有兴趣,而且非常愿意下功夫和大家一起学习数控车的。所以,在实施小?M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给予同学们更多的关爱与关注。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

15、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