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971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述性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描述性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描述性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描述性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述性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描述性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数学教材中很多概念以描述性概念的形式予以呈现。大家知道描述性概念是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概念,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这样的概念是“发育不成熟”的概念,具有模糊性、不科学性,且与例子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外,还经常出现用描述性概念来学习新的描述性概念的情况。在教学中,如何做好这一类内容的教学呢?我的经验有以下三条。 一、 上位概念(已学技能)要找准 任何概念都有它的上位概念,或者支持这一描述性概念的典型例子。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直角概念,学生手中的三角板、课桌面的角就是“直角”概念的典型例子。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

2、材中锐角、钝角的概念时,直角就是它们的上位概念。再如学习长方形的认识一课,它的上位概念就是边和表面是四条边的物体及图形。 以教学“锐角和钝角”为例,我们分析教材后,得出学生学习的上位概念、已学技能有:直角的概念,角的大小与边的延长无关,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直角的操作技能,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入环节: 问题一:图1是什么角?你有什么办法来告诉大家它是直角? 问题二:如何将图一这个直角的两边延长并整体进行旋转得到图2,图2还是直角吗? 通过问题一、二的教学,复习直角的概念以及直角判断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学习新的角是否比直角大或者比直角小的必备技能,一直贯穿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二、 材料准备有讲

3、究 描述性概念的学习离不开材料,材料的设计与准备情况直接决定了概念掌握是否准确。 1.针对概念的内涵,材料设计要全面 所谓全面就是材料的设计要为正确理解概念作充分的准备,要符合概念的内涵、外延的规定性。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只让学生看一看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就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面就叫做长方形。这样会使一部分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也是长方形。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材料:长短不一的小棒6根,其中有两组长度相等,还有一组两根小棒合在一起会和另一根小棒相等。活动安排如下: (1)自己动手摆四边形,知道如下图3的图形叫长方形。 (2)讨论,图4是长方形吗? (3)讨论,图5是由5根小棒围成的,它是

4、长方形吗? 通过上面三种不同情况的安排,使学生理解长方形不仅要有两组相等的边,还要使“搭”成的角是直角;另外,知道用5根小棒搭成的四边形只要对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也是一个长方形。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从直观的小棒转为“边”来作为思考对象,为学生科学建立“长方形”概念打下了基础。 2.针对学习的难点,材料设计要奇特 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概念都有学习的前提条件。比如“平行线”概念的前提条件是“同一平面内”,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必须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等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比较容易忽视前提条件,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以“平行线”学习为例,我设计了一个奇特的载体材料(如下): (1)见图

5、6,直线a和b会相交成吗?图7中直线c和d呢? (2)图8中的直线a和直线c会相交成吗? (3)生活中不相交的直线和上面的哪种情况是一样的? (4)结论:像图6、图7这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通过上面四个环节的安排,特别是以长方体作为学习平行线的载体,对有效突破学习难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针对学生视觉特点,思考对象要突显 数学学习中准备材料不是目的,我们需要的是材料所承载的数学思考。然而,材料本身或多或少都存在学习不需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材料的准备、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尽最大努力把本课学习所需要的“思考对象”突出,把不需要的对象加以淡化或者避免。 如教学人教版

6、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锐角和钝角”,我刚开始设计了在长方形纸上画自己心中的角,然后把学生画的角展示在黑板上,最后对学生画的角进行分类。可是,在将学生画的角展示在黑板上时,发现如果把长方形纸摆平,对角的观察及用三角板判断时都不太方便,同时板书也不美观;如果以所画角的一条边为准摆放“平整”,学生就会说出画的边线与长方形纸边线形成的夹角,增加思考对象(见图9),增大了学习难度。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经过思考后,我采用圆形纸片作为学生画角的材料,非常好地解决了问题(见图10): 这一改变使学生对自己画出的学习对象“角”的认识更加集中,干扰信息降到最少,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活动安排讲策略 1.材料提供,

7、做到学生提供与教师提供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为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经常安排学生自己先在“原始”材料上动手操作,然后再根据操作后的材料开展下一步的学习。而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材料不足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应该在学生操作后,增加一个教学环节,推出教师的“作品”,完善学习内容。如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我就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 (1)自我创造分数。请学生在各种纸片上创造分数,然后请学生展现并解说“作品”(见图11 )。 (2)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画的图,该用什么分数表示阴影部分(见图12)。 为什么要出示老师画的图呢?原来,学生在画图的时候,大部分是按“偶数”来对纸片进行平均分的。因

8、此,为让学生更加全面理解分数的本质,需要看一些将纸片按“奇数”进行平均分的情况。 2.材料处理,做到内容的具体与思维对象的抽象相结合 将生活中的素材或教材里的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需要做好学习对象转换,从具体的内容里提取“数学”所需要的对象,开展数学学习。如教学“确定位置”,我们对主题的呈现安排了三个环节(见图13)。 从图13可知,先让学生知道将具体的“人”转化为“点”,再增加“横轴”与“纵轴”,从而形成方格图。这时学习的对象就从具体的“人”变为“点”、“线”,学习对象的转变,既是后继学习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需要。 3.材料数量,做到操作前期足够与后期不足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思维

9、为特征的学科,因此,学习中必须对材料的数量给予控制,通过控制环节的设置达到数学抽象的需要。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安排以下两个环节: (1)完全操作环节。教师发给学生12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先让学生摆放长3厘米、宽2厘米长方形和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通过摆一摆,知道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6平方厘米和12平方厘米。 (2)半操作环节。接着,教师又出示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用面积单位去摆放。此时,学生手上的学具已不够摆满,即使同桌合用也不够,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摆法(见图14): 接着教师请这位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说道:长6厘米,所以我沿长摆6个1平方厘米;宽5厘米,所以沿宽摆5个1平方厘米。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排有6平方厘米,共5排,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30平方厘米。 通过安排一个学具操作不足的环节,促使学生把学具操作与思维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自然地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