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547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的知识和运用技巧的传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的要点在于做实具体工作、养成良好习惯抓住重点训练、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建构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的方法。 1.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1.1 竭力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几乎所有的课,都能以问题(或学习任务)为把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

2、生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很少有教师直接把结论抛给学生的。在课堂上重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并通过对话形式,组织必要的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体验。自主学习已成为自觉的普遍行为,合作学习的运用也很广泛。绝大多数的课,都能做到紧扣文本而不拘泥于文本,只要有可能,都能跳出文本以外,让学生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联系现代科技,谈体会、谈认识、谈感受,极大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外延。 1.2 教学过程清晰而有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呈现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教材、有学生、有课堂。整个教学环节是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与交流

3、。在引领、启发、交流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对精彩字词、句段的赏析能力,对教材主题的感悟能力,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彰显学生个性的同时创造力得到了较好发展,凸显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3 重视基础,重视积累,重视语文素养的养成。新课标强调语文知识的运用,规定不能用名词术语考学生,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还是很重视基础性的东西的,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常识)还是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1.4 重视人文性和人文教育。新课程提出的语文的四大特点就是人文性、整体性、综合性和母语性。当然其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

4、文性在新课改以前一直被忽略,被肢解;人文性在新课改后又被无限放大,以致把语文课异化为思品课、自然课、环保课。语文课堂中老师应对人文性的处理还是能遵循因文悟道这四个字的原则来处理问题的。也就是说,都能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道理,较少离开文本让学生架空分析、无限拔高的现象。 1.5 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改的一个标志性的指标。体现在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但要实质性的转变,即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化为师生平等对话。 2.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1 认真备课,因材施教。依据单元教学总目标、总要求,在熟悉单元每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总目标、总要求,确

5、立每篇文章、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讲授和训练的重点。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在此基础上写好教案。认真备好每节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备课质量如何,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认真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2.2 学生预习,强化训练。上新课前,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然后讲授新课,可以节省课堂大量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总量,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一是要提出明确要求。二是要督促检查。 2.3 有的放矢,主体教学。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养成求证思考问题的

6、良好习惯。课堂教学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好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导读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4 重视课堂,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主体。通过教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以师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动,体现在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控制;教学重点、难点的点拨、课堂教学气氛的激发与调控。学生的动,体现在围绕课堂教学目

7、标、要求、内容的动脑、动口、动手,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师生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得到释放和鼓励,学习欲望得到增强和体现。除了师生互动,学生间也应互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间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2.5 坚持练笔,培育写作。作文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作文训练。第一,先要让学生每天坚持写一则日记,日记的内容非常自由,学生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实在是没有可写的可以到书本中或课外书中找一优美的语段抄下来,这样学生会没有顾虑,也没有任何负担,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受能力都会

8、有质的飞跃。第二,让学生坚持每周练笔二至三次,重视实践,不拘形式,讲求实效。刀要常磨才锋利,曲要常唱才上口,笔也要常练才能运用自如。练笔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者将观察所得,记叙几行;或者因读书报有感,评论一番;或者描写一段眼前景物;或者抒发几句胸中情愫;或者作些作文开头的片段训练,文章主体部分的拟提纲训练、作文情景设置训练;或者作些学生口述练笔训练,也可以教师不失时机的作文示范指导。第3.鼓励学生交互修改作文。 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写了作文初稿后,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当之处。让学生交互修改作文时,免不了学生对作文稿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完善。待学生把经自己反复修改的作文稿交。 2.6 课

9、后布置,作业适当。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后,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点作业,这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布置的课堂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围绕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重点,突出训练,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二是有基础方面的题目,也有思维训练的拓展型的题目,以便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三是题目宜精不宜多,以便能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四是照顾到学生不同层次的语文水平,难易适度。 至于一堂课结束后的课外作业,仍以下一节课所学内容的预习为重点,实行课前预习上课再进行下一节课内容的预习。决不搞繁杂的题海战术,尽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从事课外活动。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的知识和运用技巧的传授。语言不仅是用于交流的工具,更是人文思想表达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习语文的工具性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的要点在于做实具体工作、养成良好习惯抓住重点训练、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