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82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 【摘 要】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实践。所以,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实践,实践是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的平衡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存在与表现。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就是实践,分析实践中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以对话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活动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分为“对话”方式的实践性和“对话”成果的实践性,前者指在阅读教学过

2、程中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进行对话;后者指学生在多形式的“对话”方式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对话”实践中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促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思维的全面发展。笔者自身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对此颇有感触和一些心得。为此,笔者结合自身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为例,对有效阅读教学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 重视预习与指导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习被称为语文实践能力与课文展开的“最初对话”,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语文预习被认为是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常规手段。然而,一些老师对预习产生了片面的认

3、识,再加上传统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的制约等因素,导致学生的预习形式单一、学生创新少和教师布置作业但无检查等问题出现,更谈不上在课文预习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课前培养。因此,必须增强学生课前预习环节学习的实践性。在讲到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开头写道:“敌人控制的三九一高地,像一颗毒牙,楔入我军的阵地。”这句“楔入”两字非常重要,它形象地指出了战斗发生的具体地点,并对战斗任务的重要性起到铺垫作用。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借助字典等工具查到这个词的本意是指把钉子或撅子钉到物体里面去,但是如果把对这个词放在文中就很难理解在文中的含义。但是如果与“钉入”进行比较理解,就会认识到“楔入”比“钉入”有更结实的意思。接着

4、让学生思考:“本课是指什么楔入我军阵地?”“为什么用毒牙的楔入作比喻?”通过语境理解,学生对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到完成拔“毒牙”任务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感受到邱少云舍身保潜伏的伟大举动,真正实现预习在增强实践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 夯实字词基础 构成文章的最基本元素是字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以字词基础夯实与否。没有字词的基础就不能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就不能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更谈不上准确生动地进行语言表达、遣词造句,也就从无进行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成了空谈。因此,夯实字词基础对进行阅读文章的实践活动和运

5、用字词表达的实践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增进语文实践能力。如在课堂上通过动作表演对“翩翩起舞”、“上下翻飞”、“团团围住”等词的理解、表情朗读“大声嚷”、“怒吼”等词、扩大词汇理解如“五彩缤纷”、想象画面理解如“寒潮降临北风呼啸”、表达运用如“斯杰潘、一无所获、扫兴”等对字词的概念展开扎实有效的实践性学习。最后,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的创造性思维。 3 “以读为本”的阅读策略 读是增强阅读教学实践性最基本和最常见的途径。“以读为本”是指以学生自能思考实践、自能读书实践和自能领悟实践,达到自主积累、认知和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文的实践性阅读教学的目的。

6、如在教学鲸一课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理解文章的内涵,了解鲸有具有哪些特点,接着让学生根据速度读,直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少一字,不误一字,不倒一字,不多一字为止,然后挑选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让学生读,对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和指导。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读得充分,读得自由,边读边感知语言,在阅读中感知字形,在文章阅读过程中咬准字音,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语言的整体感知就在其中了。 4 以生活为源泉,丰富阅读素材 生活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生活中的东西也更能引起小孩的兴趣。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篇课文的主题应该说是呼唤和平、世界大同的,但这些比较崇高的理想我们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让孩子们展开讨论收到的效果往往会更好。比如我在讲授这些课文时就是以前段时间热播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来讲解的,同时在结合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乞丐向孩子们提问:同样的年纪,同样的青春,为什么他们却比我们要承受如此之多的苦难!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就会被打开,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许许多多可怜无助的人,于是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下更能理解课文的深意。 总之,我们只有给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蓝天下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