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5101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摘要】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而语文学科因其教学特点在培养学生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较明显优势。本文在介绍语文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意义基础上,着重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面对着错综复杂的信息时,越来越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应用。批判性思维指的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面临的事物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性质与价值做出个人判断,从而做出相应合理决策的思维1。中学语文教学因其在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其教材内容

2、富含人文主义思想以及汉语本身具备的模糊性特征等具有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独特优势,因此应加强中学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加强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作用与意义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其批判性思维训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和意义: 首先,加强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训练有利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语文学科其本质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主要是依靠语言和思维间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其工具性特点表现尤为突出,而缺少人文性特点,这是由于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导致的。可见,加强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训练有利于正

3、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或根本属性。 其次,加强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们整体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意义重大,其不但是学习全部课程文化的基础,而且也是学生个人未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学标准的一项重要基本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过度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或者强调其工具性,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严重缺失,而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有效的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们整体的语文素养。 再次,加强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训练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在。当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意

4、识和能力。并且在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主要人才指的就是那些具有独特思维品质的人才,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改变原有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方法,而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为主要任务。 二、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加强了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定位不准确。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过分的相信教材内容,而将自身简单的定位于知识的传播者角色。并且,教学在授课过程中过多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

5、略了知识的内在价值和真实性,导致学生受教师影响逐渐丧失了对教材内容是否具有真实性的判断力。因此,过多具有探讨和评判的知识被教师忽略,严重限制了学生们训练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 2.在当前语文教学过程的实际中,教师在培养和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方面工作力度不足。这是由于当前学生过多依靠被动学习以及盲目的理解和接收等习惯所致,使得教师教学过程中在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时往往成效甚微。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学生们应训练自身的科学批判思维能力,以便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 三、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措施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

6、方面采取措施: 1.通过弱化语文学习中的权威定势、弱化语文学习中思维定势以及弱化语文学习中的从众定势三方面消除阻碍培养和训练语文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壁垒。在弱化语文学习中的权威定势方面,首先应明确教师和语文教材所给与的问题与答案不应是唯一的,其次要提倡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提出质疑并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有效消除在语文学习中固有的权威意识;在弱化语文学习中思维定势方面,首先明确语文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答案不应具有唯一性,其次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方式,提倡新观念和新方法的提出,从而有效解放学生原有的标准化思维定势;在弱化语文学习中的从众定势方面,首先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应积极的弱化

7、学生们的从众定势,其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提倡和鼓励学生具有问题独特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并具有独特思维方式认识并解决问题。 2.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独立的思考与学习。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独立的进行思考和学习。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打破原有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和方法,其次通过重新树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思路,积极的将学生们从陈旧的教学体系中解放出来,指导并激发学生们独立自主思考和学习。学生只有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才能够在具有丰富知识的语文学科中获取到正确且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和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具有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处于知识的接受者角色,其在接受知识过程具有被动性和盲目性特点,从而缺乏必要的怀疑意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大胆创新,提倡和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 总之,在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不应是对知识不假思索接受和存储,而应是具有自身独特见解的接纳和传承。因此,应积极的加强中学生的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样不但有利于语文学科发展和传承,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和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