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问,让哲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542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妙设问,让哲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巧妙设问,让哲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巧妙设问,让哲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妙设问,让哲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妙设问,让哲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巧妙设问,让哲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创造疑问情境,就是要让学生“述中悟理,疑中明理”。而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注重培养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也是新形式下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教学理念。以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讲课缺乏吸引力,缺乏启发性,不够生动活泼,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重答案的结果、轻过程问题的发现。学生普遍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热爱上政治课,就要求政治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哲学道理深刻、抽象、难懂,如果课上得枯燥无味,学生更难有兴趣。这就更需要教

2、师精心、巧妙设计问题,拨开云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造材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挑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设问有“七要”。一、要围绕课题设问如果教学一开始就提一个鲜明的跟课题有关的问题或设一个悬念,讲一个富于哲理的寓言,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便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讲第九课第二框中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极其方法论意义”时,一开始,我就讲一个小驴过河的寓言故事“一头驴有一天驮着一袋盐过河,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倒在水里,背上的盐遇水后很快融化了。当这头驴站起来时轻快了不少,沾沾自喜。过

3、了几天,它驮着一袋棉花过河,想到上次的经验,它这次故意摔了一跤。谁知棉花吸了水越来越重,这头驴再也站不起来,淹死了。”我问学生“两次的结果为什么会不一样?这头驴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学生很感兴趣,纷纷发言。我就势引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的话题、观点。这样,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效果非常好。二、要抓住似乎有矛盾的问题设问如在讲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这个观点时,我出示了写给自己同时也是大部分人的一段话“有时我很纯洁,有时我又不纯洁;有时我很大度,有时我又很小气;有时我很高尚,有时我又很渺小;有时我很勤奋,有时我又很懒惰。”问学生是否有过这种情况,我又问

4、,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分析,如怎样看待中学生上网?一方面,上网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又会使不少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这样,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要用全面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论,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克服思维的绝对化倾向。三、要在关键的问题上设问如在讲“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观点时,把一幅种鸡蛋图的漫画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种鸡蛋得不到鸡蛋?”有的学生说“不能违背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有的学生说“这幅画还能体现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这样,学生就能深入

5、理解教材的至关紧要之处,理解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可以利用规律,但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四、要注意在“无疑”处设问如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这个观点时,问学生“是不是任意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不少学生答是。我首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现在跟非洲草原上的狮子有联系吗?”学生摇头。我接着又问“假如你到非洲草原旅游,你被这只狮子发现了,它追你要吃你,你们之间有联系没?”学生都会心地笑了。懂得了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在轻松愉快中就把一个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问题给解决了。这种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善于辨析、周密思考的习惯

6、,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五、要经常以反面设问例如,讲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提出“世界上真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吗?我们的教室难道也是在运动吗?可我感觉不到啊?”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从而明白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讲完矛盾的普遍性观点,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时,就提出“能不能举出不存在矛盾的事物?”每当这时学生就会兴趣提高,议论纷纷,苦苦思索,举一个例驳倒了,举一个例又不行,最后懂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指导意义,这种设问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六、要联系实际设问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基本原则。这

7、种联系要体现时代性,不仅要联系过去,更重要的是联系现在,联系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及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新形势。如可以联系今年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热点问题,也可以联系2018年10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事例,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热点问题蕴涵哪些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社会有什么指导意义?这种设问,能触动学生思想,他们积极争辩,在教师指导下,得出了正确结论,提高了认识,深刻地了解了基本原理的内涵。这种设问,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七、要善于承上启下设问一节课,一个问题,一个原理讲完了,根据知识的系统性,承上启下地提出一个

8、问题,它既是旧知识的暂时终结,又是新知识探索的开始,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未知欲望,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讲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时,都是先学习掌握原理内容,再理解其方法论。如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观点时,就要对应“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了。要告诉学生注意,原理与其方法论是要一一对应的,不能这样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同样的道理,“发展具有普遍性”这个原理,对应的方法论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总之,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有“疑”才能引起学生寻根问底的“思”。任何思维问题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积极地予以指导,要调动学生思考、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在学生眼里神秘、抽象、思辨和空谈的哲学就会变得通俗易懂,从而使他兴趣盎然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