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评价.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8211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评价.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评价 摘 要:新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新的课程评价,合理良好的评价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有重要作用,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起促进作用,也是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一个鉴定,同时评价的结果能更好地指导老师教学,促进教师教学的良性发展。 在整个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学分认定与会考成绩。学分认定是指每个学生必须修完一定的学分,但这种认定方式往往只流于表面形式,有些学生不能达到规定,但学校出于自身的考虑,都会要求科任教师让学生通过,因此不能真正起到评价作用。 上述的评价都是传统的评价方式,即终结性评价,难以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信息素养的探研

2、、分工合作、主动性的重要特点难以体现。近年来主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是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效果、过程以及学习密切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实施应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教师日常记录 教师对学生的课程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要及时记录,如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配合教师教学,是否及时完成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教师可以建立每个学生的情况表,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这不仅是对当前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而且也能摸清现阶段学生信息素养的情况,为下一学年教学提供一个参考。 二、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 信息技术学习的优势之一

3、就是使用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通过计算机可以共享自己的作品,也能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因此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让同学们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学生既是评价客体又是评价主体评价者,更是学生评价的主人。他们通过自我参照、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通过与同伴的比较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既能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又能积极反省自身之不足,主动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达到不断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学生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也称学习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和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家长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资料,学生的作品与反思,及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

4、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根据成长记录袋的不同用途,有关专家将它大致分为如下三种: 一是“展示型”。主要收集学生最优秀或最满意的作品。相关的反省记录也可以装进去,其内容是非结构化的。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可以各不相同。 二是“描述型”。收集的作品包括学生的过程性作品和结果性作品。如作文的草稿、修改稿和终稿。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的文字描述。 三是“评估型”。即用一定的标准评估学生学习与发展水平的记录资料。其内容通常是标准化的,就像其评分过程一样。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成长记录袋,都需要我们科学地认识它们的构成及其优势,并能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需要,高效合理地综合运

5、用,将它们各自的潜在功能落到实处,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进而把评价改革推向深入。 袋中内容一般有优缺点卡、家校联系册、荣誉本、单元检测卷、课外识字本、有意义的作品、搜集的资料,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照片、文字记录资料等也可以装入成长记录袋中。这种记录袋可以使我们看到学生成长的足迹。 四、操作能力考查 操作能力考查要选用可操作性的题目,不要让学生望而生畏。考查时要明确任务,既要考查动手技巧,又要考查内容的科学性和形式的灵活性,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作品制作的方式进行评价,这也是我们信息课程比较成熟的一种评价方式。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就大量让学生制作很多作品,

6、并对作品本身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学校展评等,各种方式的开展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笔试 对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一定形式的书面考试也是非常必要的。书面考试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书面考试是技术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最完善的方式就是终结性书面评价方式,而对过程性评价较为忽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学科,我们应该以统一的终结性评价为方向,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主的综合性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技术课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与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而且还与学生个人素质与掌握知识层面有关,但总的来说,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与培养都与学校学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好的教材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因此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课程设置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材。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S编辑 段丽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