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183921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作总结】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特征码 shsHdrpJiddVstQhMkMC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真 实写照,也是我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对教育事业一生执着的追 求。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严格按照一个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 己,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信心,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放在第 一位,对学生的热爱使我兢兢业业,在三尺讲台上心甘情愿地 奉献自己的青春。我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以满腔的热忱投入 到工作中,在自己努力要求上进的同时,还能鼓励青年教师积 极上进,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老师,我始终把每位 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凭着自己对教学

2、的热情,总是在实践、在钻研、在进步、在创造。对我个人来 说 XX 年也可以说是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艰辛而又喜悦 的一年。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回顾 一年的工作,这中间有欣慰、也有惭愧。下面我将自己这一年 来的工作做个小结。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体制,必须 第 2 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 己的教学水平,不仅要关注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更要关注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向综合能力的探 究性教学、多维的体验性教学、互动

3、交往性教学的方面发展。 要“把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己 创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己的一个机会,把 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 ”牢记:“教学是事业, 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 需要创新。 ” 二、深钻教材,改进教法,力求创新。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依据,对教学具有规范性,是从事 教学的参与物。因此,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对教材的运用必 须得心应手,钻得进,跳得出。要能很好的去领会编者的意图。 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把握,必须准确而深刻,把握好点与点 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整合、融合,要 “以学论教”

4、 。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不同潜能,使他们在课堂上 敢想、敢说、敢做,学会创新。因此,我努力营造宽松、愉悦、 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体现“用教材教,而 不是教教材”的原则。呈现的内容、形式尽可能的是学生熟悉 的、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加强开放意识、训练意识、体验意识。正确处理结果与过程的 关系,重结果,更要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牢记“教无定法, 第 3 页 教学有法,教在得法。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开启学生创新思维 的方法,途径。因此,从备课到上课,我给自己确定的目标就 是“精益求精”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教学中,我处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

5、学生的发展为 本,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培养 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互动能力,使学生自主探索,协调发 展。教学中我不断潜心钻研,改变教学策略,努力创设有利于 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认真备课、上课,始终遵循“自主探究” 教学原则,把“学”案融入“教”案中,注重整体,注重内涵。 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有意识地努力将学生的基础 性、发展性、创造性整和到一起。优化教学结构,科学地进行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决不代 替;凡是学生自己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 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 力,鼓励学生奇思异想

6、,别出心裁。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科研工作,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 全面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时践能力,我以创新教育的思想为指导,结合年 级和学生特点,以 21 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大胆进行了课 堂教学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 学策略;改革传统的例题呈现方式,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 际的关系;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框架,重新调整教材的编写内容。 第 4 页 以渗透性、系统性、交互性、渐进性和规范性为目标,优化课 堂教学结构,进行系统的学科创造性思维活动训练,把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与创造性品质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了学 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通过实践研究,逐步 形成了“激情设疑探究发现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