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216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高中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绝大部分地理知识的获取都来自于课堂,所以对于地理课来说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要上一节课优质地理课,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分清,详略要得当,根据不同内容选用适当的方法来讲授;其次,还要注意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活跃课堂的气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地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巧妙的新课引入,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

2、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老师要特别注意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让学生的大脑迅速兴奋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掌握新知识,探求新问题,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新课引入的方法很多,但不论以那一种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将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情绪激发到“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中来,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一节可以用结合生活实际、实例引入法,设问引入法。新课之前问学生为什么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会比较低?为什么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天就已经亮了?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这些问题学生都很熟悉,也可能思考过,

3、但却无法解决,这样就会更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众多的新课引入方法中选择恰当的方法,巧妙的引入新课,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是一堂成功的地理课的开始。 二利用歌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果能把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流行歌曲开发为地理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多元化,能促使地理思维水平存在着差异的学生建构个性化的学科知识体系。许多歌曲不仅不同程度地蕴含、渗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同时也反映了曲作者对地理事物的深刻思考和认识。在地理教学中,若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地将歌曲恰当地运用于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以美

4、的享受;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科学的情感。比如在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季风环流是本节的重点,学生不容易接受,理解起来困难。为了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季风的风向有更深刻的理解。可引入歌曲黄土高坡,歌中唱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这首歌具有浓郁的陕北民歌特色,脍炙人口,曾广为流传。听完这首歌之后,教师总结“这种现象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导致的,冬半年,亚欧大陆非常寒冷形成势力强大的亚洲高压,而北太平洋则形成阿留申低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由高压指向低压形成西风,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

5、季风,这就是歌词中所指的西北风;而夏季则相反,亚欧大陆非常炎热,处于亚洲低压的控制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东风,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南季风,这就是歌词中所指的东南风。这首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词作者对他所生活的黄土高坡的热爱,我们虽然不是生活在黄土高坡上,但是我们也能体会到,冬季的时候西北风刮过,夏季的时候东南风刮过”。几句歌词充分反映了不仅我国典型的季风气候,并解决了本节的难点,也使教学中的难点通过歌曲得以解决,加深了学生对课本中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三、关注社会生活,联系实际,特别是社会焦点、热点 通过联系一些社会生活,将地理应用于实际之中,使学生感觉

6、到学习地理是很有用的,是有必要学习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能够积极参与。例如,在讲气候资源中日照与城市街道方位的关系时,我首先让学生联系我县主街道方位来分析如何进行城市街道布区,街道两边的房屋采光度最好,有意识的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用它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问题。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能反映地理学科获得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的知识;介绍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最新地理学科进展和科技成果,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四、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让课堂丰富多彩。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我们可以充

7、分借助我校多媒体教学手段,辅以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发挥我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投影、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将地理中抽象的图片直观、明了的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挂图、地图册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内含大量的信息,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 3、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地理略图,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在画地理略图时,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且随着老师的笔和语言自然转移,印

8、象深刻便于记忆。 五、 广用知识联系,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学习效率 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综合的学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多种学科相互联系,影响很大。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比如在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比较多,在地理课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挖掘地理课中的历史知识,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比如地理教材的许多内容,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更能确切地表述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现象。运用“洋流”知识,可进一步讲解国际人口迁移;从非洲劫

9、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贸易”,欧洲的奴隶贩子利用洋流运输贩卖黑人到美洲,归程利用加那利寒流到非洲,中程利用大西洋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等到美洲,归程利用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回欧洲。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航海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当时具有的先进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民主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与人格感召力,在传播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够与学生产生感情上的交流,并引起共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维持学习动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积极的学习行为,又可以鼓励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状态,共同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