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401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创新教育的地位也日益凸显。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担负起时代的使命,把创新教育根植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教者根据教育实践,从学习氛围、拓展思维、培养好奇心、体会成功等几方面浅略发表一下见解。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维持并指导行为。因而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1.教师要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有潜能的人,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能喜优厌差。如果学生因暂时学习困难而受到冷

2、遇,他们会对学校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反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知识和智慧的阳光均匀地洒向每个学生,对待学生没有偏颇,一碗水端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习结果上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耐心辅导,逐步缩短差异,学生就会对自己对老师的人格产生充分的信任,也会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2.对学生多肯定赞扬,少否定批评。要善于鼓励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真有办法等,来鼓励学生的表现。教师一番真诚的赞扬,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鼓舞,学生会以更大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

3、习的氛围中。 二、精心设计训练,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练习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拓宽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创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问题虽然可以是同一个,但所得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那么,对问题的不同设计、不同想法、不同的思路,就属于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在课堂练习中应提倡解法多样,做到精设内容,提供创新素材。例如,在计算8+7=?时,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有的采取数手指的办法,先数8个再数7个;有的采取凑十法,从7里借2与8凑成10,7拿走了2还剩5,10加5等于15;而高年级的学生则更多的是采用从长期形成的记忆中提取事实的方法,直接说出答案。因此,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

4、,教师要加以保护和鼓励,不能因为他们的想法新奇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太低级而加以否定。一个问题多种解法,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在充分表达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能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 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创新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由于好奇,小学生常常会对一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疑问。恰恰是这种好奇心,就成为潜在创新的不竭动力。在这种动力的促使下,会不断出现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疑问,如你能根据6加几的计算方法来计算8加几吗?为什么老师能很快判断出随意的

5、一个数能否被2、3、5除呢?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又使学生萌发出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另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孩子提出的疑问,老师要给予耐心的引导和帮助,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恰恰也实践了创新意识。 四、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的、是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创设条件,然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成功的内心体验就成为学生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进取的强大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乐学”的心态。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高涨状态,学习效率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 培养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帮助,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配合好学生的表现,就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迅速发展起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