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412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和事实。然而很久以来,人们认为学数学就是学算术,就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我们在课堂上单纯地教学数学知识,使学生应付考试。学生尽管学得似乎挺不错,但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一筹莫展。这是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严重脱节。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且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求数学教学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能初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这一理念

2、带来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具有“生活味”的数学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数学回归于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意“生活味”和“数学味”的有机融合。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认识,粗浅地谈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我在导入时直截了当地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人民币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展开时简单处理了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接着设计了数钱、付钱等较为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1元=10角以及1元钱的不同拿法。最后,让学生经历对几件物品

3、“估价”和“买不买”“买哪一件”的抉择。很显然,这样的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富有挑战性,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的也远远不止于买东西要付钱了。 这样的教学就是力求挖掘“数学味”,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赋予理性的数学思考,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渗透,让学生具有初步的估算能力,进而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二、创设具有生活味的问题情境,建构高于生活的数学模型 数学来自于生活。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大一部分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比如,在教学像“169+99、156-99”这样的题的简便计算时,学生很难掌握,主要的困难是在“169+99=169+100-1”中,原来是加法计算,为什么要减1呢?在“1

4、56-99=156-100+1”中,原来是减法计算,为什么要加1呢?这类题目的简便计算方法有一个非常适合的生活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现象。 这样的教学,既没有脱离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且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的意识。 三、揭示生活数学和科学数学的差异性,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数学 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和学生学习的数学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的数学是理性的,科学的,而生活中的数学却常常是原始的,处于混沌状态中的,往往是不严谨的,不科学的。像我们当地人用方言数数,数“几十几”时,省略其中的“十”字。因此,本地一年级新生常把“二十一”数成“二一”,把“二十二”数成“二二”虽然生活已经教会了孩子数数,但这样的数法不是我们要的。面对这种差异,教师应该向学生揭示这种差异性,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数学,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味”和“数学味”的思考是一个新的命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还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索,归纳,总结,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数学教改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