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472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贯彻好三维目标,从而达到完善教学目标的任务,本人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谈谈新课标下对数学教学目标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 课程标准借鉴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思想,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知识”分三个学习水平,一是了解水平,二是理解水平,三是应用水平。“技能”也分三个学习水平,一是模仿水平,二是独立操作水平,三是迁移水平。 2.过程与方法是指运用相关的认知策略在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教学目标水平的过程

2、中获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三个学习水平。一是经历(感受)水平,二是反应(认同)水平,三是领悟(内化)水平。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我们在教改实践中所采用的是教学目标三级分类,即“识记”、“理解”、“运用”。我们认为对认知领域课时教学目标这样分类,有利于与教学大纲建立比较吻合的关系,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便于制定和操作。其分类体系是 (一)识记 识记是指把某种意识到的数学信息,按其原本的形态或初步加工改组之后的形态,储存在大脑之中,以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能再认或再现这些信息。简单地说,就是记住和识别事实材料,使之再认或再现,不求理解。它是学习行为表现的最低水平。它又可分为认知和识别两级。 1

3、.认知指反复感知事物并记住事物特征的过程。它表现为对事物和表象原型的记忆,它只涉及“是什么”,这是一种最低级的“刺激反应”过程。主要行为表现有(1)写出或说出各种定义、定理、法则、方法、步骤等。如写出数列的定义,说出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步骤。(2)画出各种明确要求的简单的几何图形、函数图象和方程的曲线。(3)写出各种常用的数学符号,如各种集合符号,基本初等函数的解析式,排列数、组合数符号等等。(4)写出各种公式或各种关系式等。 2.识别是指在反复感知事物的过程中,能对事物与记忆中的其它相似或不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在该过程中,能准确地找出其相互间的异同点,这种异同点应局限在“外部特征”上

4、。主要行为表现有(1)能指出各种具体的几何图形之间的差异,如球与球面、正弦曲线与余弦曲线等。(2)能说出各种关系式之间结构上的异同,如幂函数的解析式与指数函数的解析式,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3)能指出概念间在定义上的异同,如反正弦函数的定义与反余弦函数的定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排列与组合的定义、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等。 (二)理解 理解是指抓住材料的实质,把握材料的组成要素,能准确地叙述材料的结构特征,熟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掌握其应用模型,并能在规范或相似的环境中进行一定的发展和推理,它注重“为什么”,也就是知其所以然。理解可分为说明性理解和探究性理解两级。 1.说明性

5、理解就是对知识、技能的实质性领会,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或换一种形式表述出来,能说出其结构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主要行为表现有(1)能把定义概念分解成几种不同的要素,如说明集合的三个特征,(2)能将一种形式(文字、符号、式子、图象等)的数学表示转化为它种形式表示,如将等差数列的定义用数学式表示出来,根据给定的曲线方程画出其曲线,由函数解析式作其图象,将极限的运算法则用文字语言叙述等。(3)能准确地区分定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能说明公式法则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探究性理解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参与提出、解决、研究、发展问题的全过程,对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可能的发展趋势、倾向或结论,经过学生自己动手获

6、得,它是较高层次上的理解。主要行为表现有(1)说出某概念的所有外延形式,如说出任意角的分类、复数的分类、六面体的分类等。(2)说出某定理、公式的各种可能的用途,如说出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作用。(3)对于给出的某些条件推出一些结论,如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4)证明一些定理和公式。 (三)运用 运用,是指应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具体表现。运用可分为模仿运用、封闭运用和开放运用三级。 1.封闭运用它是指应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技能,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所谓“新情境”,是指学生遇到的问题与经历过的问题不论是条件、结论和结构均不相同。解决这类

7、问题,一般不能直接利用现成的或经验过的模式来完成,大都需要进行一系列转化过程才能实现。由于经过一定的迁移可转化为旧情境,所以是一种封闭式的运用。主要行为表现有(1)将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解决,如将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组求解。(2)把非标准式转化为标准式,将问题换角度解决,如用换底法求三棱锥的体积,又如用换元法、三角代换法、数形结合法等解决数学问题。 2.开放运用它是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在对新情境下出现的结构复杂的问题能进行全面的剖析,对一般的问题能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综合,寻求多种方法。 三、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 1.找准教材知识点,确定知识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

8、技能。这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实现“ 三维”教学目标整体落实的基础。 2.找准学生认知点,确定过程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中的过程是指学生学习的经过,方法是指学习所采用的手段。学生掌握了学习的经过和手段,就能变“学会”为“会学”。因此,过程与方法是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也只有掌握了过程与方法,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才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标准力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课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去探索

9、、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学生用多种方法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3.找准道德教育点,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对学生来说。情感是对待学习的一种心理体验,态度是对学习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价值观是对学习价值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抱积极态度,自觉坚持学习,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学习和学习成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知识技能发展、 过程方法形成的心理保障机制。 总之,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有思维的学生,它是有计划的,又是灵活多变的。教学目标如何有效的完成,完全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理念、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只有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上面仅就此作了初步探讨,不尽完善,在今后的教改实践中还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使之更趋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