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早读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64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早读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语文早读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语文早读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早读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早读的有效性.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早读的有效性 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一天中学生头脑最清醒,学习效果最好的时候。利用好早读课,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一刻千金的价值。可是现实中不少教师为早读课犯愁,组织无序,导致学生不明白早读的内容、重点及目标。于是语文早读出现了漫无目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等问题,甚至不少班级把早读课上成“自习课”。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可以试着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语文早读的有效性。 一、目标明确,组织有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早读要有明确的目标,做到有的

2、放矢。倘若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眼到而心未到,只能事倍功半,还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我的做法如下 1.每节早读课都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可以早读课提前两分钟进教室,板书“早读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学生本节早读课具体要读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早读目标的制定要细致具体。例如学习新课时若学的是文言文,就可以要求学生背熟学过语段的解词、翻译和课文。如学完虽有嘉肴一文后就明确要求学生背会课文、解词和翻译。如学习的是现代文,应该明确要求学生读文章读到几遍。若只是要求预习,就有一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在茫然中过完早读,一无所获。 3.早读目标

3、的制定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任务量要适中。完成的过程中也可以灵活调整,若发现大部分学生完不成任务,就要适当减少任务。若发现还有剩余时间可以适当加点任务,可以加一首古诗的背诵,也可以是几句名言,一小段精彩的语段。总之要让大多数学生有能力完成任务,品尝到早读课的甜头。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适时地进行读法指导,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如可以让学生细读重点段落,边读边勾划重点词句、好的语段,并反复揣摩,深入领会文章的主旨。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达到最佳早读水平。 二、科学安排,内容有效 早读课也是完整的一节课,早读课的内容可以依据课本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逐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语文早读从封闭的

4、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实现开放式早读,还学生更大的飞翔空间。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熟读课本美文。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筛选的美文,因此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认真地、有效地熟读课文,读懂课文,读出文章的滋味来。如课内文质兼美的散文,重点朗读精美词句和段落,要求熟读成诵;记叙文重点朗读描写、议论、抒情性语句;文言文要求背诵全文,还有课下注释以及教学时补充的重点词句的解释;诗歌要求整首背诵、默写,做到准确无误、无错字、无别字。 2.品味国学经典。35分钟的早读课如果只包括几篇课文的诵读会有一些不充实。适当地增加语文读本或国学经典将会使早读内容更加充实。比如本学期我任教的两个

5、班选择论语通读为早读课的一项内容,每次早读安排十分钟左右诵读论语,分散在20个早读课读完论语20篇。我惊喜地发现,随着论语的逐渐诵读,学生们在作文中引用论语的名句越来越多,这不仅增强了作文的说服力,同时也体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蕴。 3.背诵妙词佳句。富兰克林说过“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搜肠刮肚,抓耳挠腮,大脑依然一片空白。这主要是因为平时读书太少,积累不够。语文早读的内容长期以来仅有一本教科书,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需要扩充内容,于是我就印发一些语文早读材料。如名著、“中考佳作赏读”“初中生古诗名句分类”等,让学生从七年级一开始,就牢固地树立素材意识,就有意识地让

6、学生利用早读课来识记名言名句,背诵美文佳句,博览文学巨著。厚积薄发,学生的语言功底、文学素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也逐渐形成,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文早读安排要科学合理,内容要具体丰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早读的效率。 三、形式多样,指导有效 语文早读不仅内容要充实有效,在形式上也要追求创新,富于变化,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可尝试以下做法 1.轰轰烈烈的集体朗读。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去读,时间不长,学生就会产生枯燥感和疲劳感,甚至逆反心理。可以采用集体朗读,集体背诵的方式,齐读有助于督促不自觉的同学,也有助于培养语感,让学生一开始就能够进入早读的良好氛围中,特别

7、是一些平时阅读不太自觉的学生,齐读也能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读书的状态。我在每个早读中先让课代表在讲台边指导学生集体朗读,一般先读课后的十首古诗,然后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而后是每单元中的文言文。 2.热热闹闹的自由诵读。自由诵读有助于彰显个性,每个学生个体不同,基础有异,所以当他们的集体朗读到了一定的时间后,可能有些同学要完成一定的早读目标而要运用不同的早读形式。因此我在集体朗读十五分钟后,允许同学们进行自由诵读,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灵活自由地支配早读内容,完成自己的早读目标。 3.声情并茂的教师范读。对一些文质兼美、感情充沛的课文,教师要仔细揣摩,认真体味,为学生提供准确

8、清晰、洪亮流畅、激情澎湃的示范性朗读。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学生读错字、读破句,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诱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感悟蕴含在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 除此之外,针对具体课文还可以采用分段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比赛式朗读、配乐朗读、默读等形式,丰富早读课内容,活跃早读课气氛。 四、及时检查,朗读有效 要想早读效果好,检查落实一定要到位。检查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一般以组长检查为主,教师抽查为辅。组长检查要长期坚持并且要有记录。教师要常看记录并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指导和监督。我对学生说“只要尽力去背,完不成任务还可以给你时间,但对不诚实的学生

9、从不宽恕。”由于时间有限,对于已经完成任务的学生,就要进行抽查。根据平时的观察随机抽查,重点放在成绩较差或背书较慢的学生身上。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再进行单独辅导,总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此外还可以采用读练结合法帮助学生掌握早读内容,即依据朗读内容设计一些趣味题、抢答题、练习题。如学生读文言文,可让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抢答,或抢答文中实词的含义,或抢答某个重点词句的意思;读古诗,可由课代表主持抢答,主持人随意说一句,让学生抢答上句或下句。我坚信,只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你的收获会让自己也很惊讶的。 总之,这样的早读目标明确,安排科学,形式多样,检查及时,使早读在组织上、内容上、指导上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在早读教学中只要直面现状,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勤于探索,投入真情,就一定会让早读书声琅琅,硕果累累。 参考资料 1.禹新征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早读课效率,才智2018年第6期。 2.张园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早读的效率,新课程学习2018年第8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