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激情的作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671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课堂激情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激情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激情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课堂激情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课堂激情的作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课堂激情的作用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 1.要想让课堂有激情,教师就要在语言表达上抑扬顿挫 朱熹曾说读书需字字响亮,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音调表情再加上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面部喜怒哀乐,体态手舞足蹈。情随声出,学生怎会不全身心的被吸引过来,而主动参与呢?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本身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语文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平淡,照本宣

2、科给人形成了不良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付腔调,一般语速,没有轻重缓急。学生听着怎能不容易进入梦乡呢?这些老师应该从基本功练起,多从朗诵入手,提高口头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做到有声有色地进行教学,语言表达上能够抑扬顿挫。 2.要想让课堂有激情,就要精心设置课堂结构,张弛结合 平铺直叙的课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首先,要善于导入新课。一节课的好坏,导入环节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对猜谜都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我先用课件显示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雷雨。这样用谜语导入新课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学生的注

3、意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运用设问、悬念、铺垫、追问、互动等手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弛等变化。在设计教学中,要留出教学亮点的闪现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的高峰,课堂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会浓厚,课堂就会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教学方法上不要呆板,应灵活多样。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生对渐渐一词不很明白,我就找了一瓶子里面装了半瓶水,然后让一个学生往瓶子里面放小砖块,让学生看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观察,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

4、础。语文课虽无定法,但却需要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学习的文本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每节课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而且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感受创新带来的学习情趣。 3.提问激活思维,万紫千红总是春 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饱含着作家的深情,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展现自己的激情,还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突出体现在如何从提问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就要不断地挖掘教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因

5、素,并让这三者巧妙融合起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这是激情效应的重要一环。只有如此,语文课堂的激情效应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才可能深入作品,与鉴赏对象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以及独特的人生感悟。 4.结尾抒情飞扬,回眸一笑百媚生 课堂小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讲课也应该这样,课堂临近结束时,教师抒情的结语往往会把课堂再次引向一个新的高潮,从而产生余音缭绕、不绝于耳的教学效果。 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时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为撞钟,清音有余。这句话也是对一节

6、完整的语文课的精彩注解。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处处都能体现精彩,如果教师善于抓住细节,充分利用好激情这个催化剂,那么语文课堂就能真正成为师生的情感地带了。 在教学中巧用提问,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形成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亮丽风景。 5.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5.1演一演。当教学杂志上介绍课本剧之后,笔者便经常把讲台变成舞台。只要课文有情节、有人物,

7、便让学生当编剧,教师做编辑,定稿后便拿到课堂上来演。在表演中,他们既学会了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又懂得了如何将人物的感情通过表演表达出来,效果非同寻常。教蚂蚁和蝈蝈一课,学生通过表演,展现出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表现,充满了童趣。 5.2辩一辩。辩论能够增长人的才智,锻炼人的口才。对某一个词语含义的不同理解,对某一故事情节的不同看法,对某一个人物的争议,都可以引起学生的论点。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加入辩论者的行列,避免只是几个同学唱主角,笔者常以打擂台的方式,为多数甚至全体同学创设参与的机会。在教完北风和小鱼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北风还是小鱼?他们展开辩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5.3画一画。阅读课上如果能结合讲读内容让学生画上几笔,无疑给学生服了兴奋剂。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会更主动、更认真、更深刻。在教小池塘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的理解把小池塘画出来,学生显得兴趣盎然,画完之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拿着自己的作品,走上讲台介绍小池塘。 课堂,因为拥有激情而更加温馨;语文,因为点缀激情而更加迷人,教师,因为胸藏激情而更加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