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015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结合当前教学教改的形势和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指出了实施创新能力教育与教育观念转变的关系,详细地论述了物理模型的种类、特点和功能,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用模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思路。 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还很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长期的培养过程。下面笔者主要想阐述一下在物理模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

2、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 一、“物理模型”分析 学物理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把握自然。但是,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与其他许多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人们在着手研究时,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即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次深入。根据这条原则,人们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总是试图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逐个击破,或者把复杂的问题转成比较简单的问题。基于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人们就创建了“物理模型”。可见,物理模型是指,物理学所分析、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

3、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过程)。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建立,是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的一个典范,是先人的一种创举。“物理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对物理模型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可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甚至建立“物理模型”,显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可多得的途径。 二、物理模型的特点 l.物理模型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 物理模型的建立是舍弃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化复杂为简单,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模型的本身也具有直

4、观、形象的特点。 2.物理模型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 物理模型不仅再现了过去已经感知过的直观形象,而且要以先前获得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上的严格论证,所以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想模型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所以又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只有经过实验证实了以后才被认可,才有可能发展为理论。 三、物理模型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利用“物理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时意识比能力更重要。以上已经谈到,物理模型的建立很具创新性,教师应该把建立物理模型的这种创新思路启发地诉之于学生,这样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是有

5、益的。 第二,利用“物理模型”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基础,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保证,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谈得上有良好的创新。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中学生一般只注意知识的学习,并不关心自己的思维方法是否正确,更不能自觉地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思维方法,这就影响了思维发展。因此,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要任务。“物理模型”的建立,也是一种严密、正确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过程非常明显。分析好每一个“物理模型”的建立思维很重要,以“质点”这个物理模型为例为什么要将物体简化为质点?在什么时候什么物体可以简化为质点?质点的概念很简单,如果只教会学生

6、质点的概念,而没有使学生明确这种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过程以及运用物理模型建立概念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这将是教学上的一重大失误。 再次,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和接受,并会因此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但如果借助“物理模型”教学,通过采用模型方法,突出物理问题的主干,疏通思路,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像,使物理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筒,这样不但能起到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的作用,同时还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要强调一点,在“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的教学过程中,要摸清学生各种错误的思维方法,及时予以纠正。例如学生受了绝对化片面思维方法的影响,不理解物理学中采用的理想化的思维方法,以为理想化不精确,脱离实际,有时对教师导出的某公式所采用的近似方法表示不可理解,在实验中追求百分之百的精确度。这里教师就要及时指出物理模型的特点和功能,使学生明确物理模型的科学性,明确物理模型的条件,及时纠正这类学生的思维方法,这也是培养、锻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总之,物理模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很好素材,充分科学地用足、用活物理模型,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环境,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