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031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的思考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发展,昆明迎来了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最佳良机。2018年9月,昆明市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包括建设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 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教育是培育人文修养、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是建设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的长久基石,并将为昆明市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下面,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昆明国际教育的现状,对昆明

2、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提几点建议。 一、昆明市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F状 2018年, 昆明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有国际教育部的学校为10所,在读学生1 000余人;建有国际学校4所,在读外籍学生623人;出访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教育交流的教师有44人、学生130人,出访国家有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来访开展教育交流的教师有129人、学生235人,来访国家有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昆明市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开创了一些积极有利的条件,主要有一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环境逐步改善。2018年昆明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昆明市教育国际

3、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继续深化昆明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外的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料交换,构建内外联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多方参与的开放性教育体系,为全市加快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校际交流常态化基本形成。昆明市鼓励中小学与各国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例如,昆明学院、昆一中、昆八中、昆十四中、昆明市外国语学校、昆明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等,定期组织学生和教师到国外学习、访问,聘请外籍教师到学校任教,邀请国外教育教学机构到校进行交流互访,积极开展学生交换、学科交流、合作办学等活动。三是高校联合办学机制初步构建。在昆高校积极与南

4、亚、东南亚地区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例如,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学院等高校,通过签署联合办学协议、设立孔子学院、建立汉语教学中心、成立东盟学院、设置专业学科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来昆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四是对外汉语教育模式基本形成。自2018年以来,省侨办先后分两批授牌确立昆明学院、昆一中、昆八中、昆明外国语学校、昆明艺术学校、明通小学、侨光小学等7所学校作为华文教育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师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五是语言人才培养初具规模。1993年在

5、云师大五华实验中学等学校开办东南亚语系普高特色班,包括泰语、老挝语、越南语等班级,探索出相对成熟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20多年来已经为昆明市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每年各学校输送到东南亚各国继续深造语言学习的学生可达数百名。 当然,受制于经济基础较薄弱和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当前昆明市的教育国际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缺乏统一规划。开展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学校不具有普遍性,参与学校的数量不多、范围不广。无论是在生源招收、市场开拓、收费机制等实作层面上,还是在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监督、教育体系认证等管理层面上,都没有按照共建、共享、联通的发展理念进行统一规划。二是办学模式单一

6、。昆明市现有10多所公民办中小学虽然相继举办了国际教育部,但实为出国留学部,重“送出去”轻“招进来”,实质是用欧美式应试教育取代中国式应试教育,现有在读学生人数1 000余人,都是为“送出去”做准备的。三是缺乏品牌意识。现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较为随意,同质化严重。在课程开发上,高校在课程开发与设置上优于中小学校,但高校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上仍然不足;中小学符合周边国家同龄留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不全,针对性不强。四是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小语种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足,缺乏精通国际交往专业知识、熟悉现代国际标准、掌握外经贸管理的专业人才,以及通晓法律、教育体系的复合型人才。五是支持平台建设滞后。由

7、于缺乏对国际教育资源信息平台的建设,例如,缺乏南亚东南亚国家教育专家库、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库、相关学校的资源库等信息库建设,不能更好地为各级学校持续开发交流合作项目提供检索、管理、咨询和服务平台。同时,来昆留学生生源渠道开拓缺乏多样化,尚未形成“高中阶段教育+中介机构+高等教育”吸引南亚、东南亚学生来昆留学的合作支持机制。 二、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的基本思路 1.提高昆明教育国际交流吸引力。当前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提高昆明国际教育的吸引力。教育质量已成为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是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的根基。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增强昆明国际教育吸

8、引力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提升国际化课程开发能力。国际化课程是推动国际教育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提升国际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能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关键靠人才,人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通过本地培养、合作培养与交流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昆明国际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能力。 2.建设昆明教育国际交流支持机制。围绕“民心相通”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不仅对外要进行政策沟通,更主要的是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建立强有力的发展国际教育所必需的服务支持机制。在开展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时,首先要完善教育交流合作机制,从补充人员、充实经费、扩大合作项目、拓宽领域等方面,形成保障机制。其次要改善咨询、组织、服务、安全机制,打造国际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3.积极转变社会与学校的传统观念。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缺乏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对外交流合作领域的激励机制;学校对国际交流合作有畏难情绪,主要原因是缺乏国际视野、缺乏长远教育规划、缺乏竞争意识以及教学任务重和升学压力大等。只有提高社会与学校的认识,才能与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全面提升昆明教育国际交流的影响力。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