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方式”下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1140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讲方式”下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讲方式”下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讲方式”下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讲方式”下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讲方式”下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讲方式”下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究1 理论和理念的学习与培养仍是基本 其实学讲计划甚至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的提出都不是随便的,它里面有着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作为支撑,它们的思想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如果我们只单纯的学习教学模式,而不理解其思想,只能学其皮表,而不能深入其核,最终会受困于怎么去做好像学生都不满意,都达不到所基本的预期,时间一长因毫无结果而放弃。在徐州市颁行的学讲计划中,在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上,第一个就是“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学讲方式”的意义和内涵”。那我们怎样理解呢,其实办法很多,只要我们用心一点,真正去看一下徐州教研2018年第一期和后续期,再多听几次报

2、告,相信,你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当然如再能读几本书,那就思想更开阔了。 2 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约?凯恩斯(美)也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我们的学生和南方学生比,差就差在学习习惯的不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意识的预习,注重反思、总结等。根据实践研究“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在这个问题上我特别强调一点我们可能总习惯于说教,开大会、开小会告诉学生习惯如何重要,如何养成,但我们有没有做到自己首先形成习惯来帮助学生。比如我们有没有连续三个月做到按时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如果我

3、们做到了,学生怎么不会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3 小组的建设广泛存在问题 小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感受和学习的能动性。我们大多数学校因为惯性思维或维稳意识的作用大多仍采用按成绩排位,然后就近组建小组的原则。其实几乎所有的教育学理论都反对这种分组方法,它带来的是小组成绩的巨大差异,进而引起成绩落后小组没有任何斗志和欲望。“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仍是较好的选择。另外注重组内分工和文化建设,通过小组建设来增强凝聚力。如无必要,请不要每次大考就重新分组,小组人员的稳定,会增加其归属感,责任感,起到和小组一起共同提高的作用。 4 请重视调研和学生的反馈 今年年初,笔者对高一高二的学生以问卷形式作了一次调研

4、,在有效的246份试卷中,透漏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让笔者充分认识了学讲计划推行的难度,在这里和大家共享。 5 教会学生组内讨论的基本技巧,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讨论情景,这是提高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关键 世界教育界公认的成功合作学习的理论应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约翰逊兄弟提出的“五因素论”。 新的教学方式表面上看解放了课堂上的教师,但其实它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外准备的、学习的要更多。我们要具备更专业的理论和知识素养,我们要更多的进行学情调查来调整我们导学案和教学思路,给学生创设更好的合作情景,我们还要传授学生有效的交往技能,我们还要学会自我反思,进行教科研等等。 6 要有自己合理的小组评价机制 小

5、组凝聚力形成后,对小组的评价学生会看的很重,所以合理的小组评价机制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以后小组合作的热情,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新方式能被学生接受的程度,所以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特别提出关注评价制度。网上相关的小组评价方案有很多,这里我只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下制定评价机制的原则。 6.1 坚持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 较流行也较好的方法是美国斯莱文教授创设的“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它以基础分和提高分作为评价标准,较为科学。现在很多评价方式都是它的变式,我们可以关注。 6.2 坚持公平和机会均等 公平指给每组的得分要客观合理,不要情绪打分,学生一旦认为老师不公平,合作意愿会急剧降低。机会均等指的是每节课给各小组的展示机会应该大致相当,不然也会引起学生的不满,这个需要教师的课前?时浮? 6.3 科学性有效性 科学指我们最终建立的评价模式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切实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奖励上,对高中生应以赞赏和肯定为主,并不提倡过多的物质奖励。有效是指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评价方式即要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又不能占用太多课堂时间,这样会本末倒置。所以结合别人经验进行合理的增删是必要的。 7 重视教师自评,也就是自我反思 学习需要反思同样教学也需要,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提倡反思中进行教研,因为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源泉。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